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杭州地铁坍塌述评:政府信息与抢险救援同步

 

CCTV.com  2008年11月20日 10: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月18日下午3点34分左右,记者在杭州地铁施救现场看到,施救人员在地铁坍塌现场将第一具遇难者尸体打捞上来。这是当日发现的第一具遇难者遗体。到目前为止,从基坑中共打捞出六具遗体。 中新社发 江耘 摄

  中新网杭州11月20日电(作者 钟闻一) 11月15日,浙江杭州地铁坍塌现场,76家媒体闻讯而来,前线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以“原生态”的方式传达到民众手中。诚然,闭目塞听不能将事故抹杀,网络即时更新、电视现场直播,随着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一组组数字被不断刷新,一条条消息被广泛传播,杭州政府的信息透明化令人欣慰,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化蔚然成风。

  早先的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上吃过不少哑巴亏,众所周知, SARS期间,危机信息公开制度一个月后才姗姗来迟,卫生部也因隐瞒疫情成为千夫所指。好在汶川大地震,顺应了“流言止于公开”的真理,成就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完胜之仗。随后,中国各级政府纷纷效仿,“透明化”的处事理念也得以彪悍史册。

  自古以来,杭州都是一个风调雨顺的福地,此次地铁坍塌的确让杭州政府陷入了措手不及的风暴之中。同时,发达的信息传播渠道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全国范围的舆情反弹,能否迅速反应、积极应对,时时刻刻考验着杭州政府的执政智慧。所幸,在杭州政府每日2次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开”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伤亡人数、救援进度一一被通报。在民心不稳之际,政府准确的信息披露,反而成了稳定民众情绪的一剂良方。

  然而,信息公开又不仅仅是为了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说,民众与政府的双向平等交流得以现实,民众也能从怀疑甚至不信任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同时,政府对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保障,也将民众推上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试想,一个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话语权的群体,他参与公共政治的民主热情又怎能不被唤醒。

  俗话说,三人成虎,恐慌止于信息公开,谣言止于信息畅通,信息不畅是谣言和恐慌的温床,只有及时、权威的信息公开才能给民众稳定和理性的预期,自作聪明地“隐瞒信息”和“以谎辟谣”才是真正惹怒民众的欲盖弥彰之举。作为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专门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重大意义也正在此。此外,在《条例》的捍卫之下,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一360°的蜕变恰是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和决心。

  汶川大地震也好,杭州地铁坍塌也罢,都是中国信息公开加快的足音,值得称道。这一桩桩信息公开的硕果,都毫无疑问地证明了信息公开对于中国社会向良性转型的效果。那么,中国政府不妨以信息公开作为突破口,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番深层次体制改革,届时,一个阳光化、现代化、文明化政府必定能给中国人民带来全新的福祉。

责编:张仁和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