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光荣与梦想

 

CCTV.com  2008年11月17日 02:5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十一月十六日电 题:“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光荣与梦想

  作者 黄永莉

  漫步青白江畔,一座美丽的彩虹桥舒展地横跨在河面。桥头立着一座石碑,碑文写道:断“公社金桥”立“彩虹新桥”。这“断”与“立”正记录着“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一九八0年六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村在全中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老牌,换上“乡人民政府”的新牌,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新的一页。五年之后,全中国五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相继摘牌改制。从此,广汉向阳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

  “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变革,而且违反当时的宪法,其压力可想而知。”八十二岁的常光南说。

  一九七八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秘密地在一份大包干契约上按下了手印,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大幕,并迅速席卷到全国。当时,全中国农民正在“人民公社”里吃“大锅饭”(平均主义)。

  然而,早在一九七七年,时任四川省广汉县委书记的常光南就率先在县委扩大会上提出搞“包产到户”,并于当年冬天在金鱼公社开始试点。为了规避政策,当时的提法叫“定产到户”。第二年金鱼公社实现了每亩增产一百多公斤,秋天,整个广汉县正式开始推广“包产到户”,“人民公社”制度在广汉已经名存实亡。

  一九七九年,全县试点转移到开展“包产到户”最彻底的向阳公社。向阳分别编制成立了农业公司委员会、工业委员会和商业委员会,三个委员会组成农工商联合公司,专门发展农工商经济,另外,还组织了一个工作组管理行政。

  一九八0年六月,向阳村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彩虹桥和桥头的石碑就是那时兴建的。

  一九八0年至一九八三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中国农村红红火火地推行,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向阳镇政府则发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掀起发展乡镇经济的热潮,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直接为当地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当时,向阳镇共办了六个砖厂,由于就地取材,也带动了当地沙石业发展。

  一九九0年,向阳镇率先跨入全国百颗“中国乡镇之星”行列,是广汉市最早达到小康的乡镇之一。九十年代以后,向阳镇开始大力吸引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

  二00七年,全镇引进企业八家,并对原有的十一家企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改扩建,形成了化工、冶金、食品、造纸、服装等优势产业。

  向阳集体经济兴盛的同时,民营经济也随之发展繁荣,目前,向阳镇最大的一家当地企业家创办的民营企业年产值达二亿元。

  “向阳离成都很近。我们下一步准备把成都至青白江的高速路接通到向阳。”现任向阳镇党委书记王居中说。

  有了新的“土地流转”政策,向阳镇准备筹集资金为老百姓统一修建住房,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城镇面貌,而且城镇新增人口可以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规划已经做了,如果不是地震,可能今年就开始实施了。现在准备明年实施。”王居中抬起头看向远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未来仿佛正在他的眼前展现。(完)

责编:张仁和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