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遗忘角落”到“社会焦点”
――老福利工作者见证慈善事业30年之变
新华网太原10月30日电(记者李建平 叶健)“从一穷二白到衣食无忧,30年来孩子们的生活是一天一个样,”在太原市社会福利院工作30年的梁克说,他参加工作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30年后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会那么好,得到那么多人的关心和爱护。
20世纪70年代末,19岁的梁克进入太原市社会福利院工作。30年来,梁克不仅见证了福利院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也亲历了中国的慈善观念日益兴起、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
“70年代末,太原福利院条件的艰苦可以用四句话来形容,‘夯土铺条路,围坯建院墙。木脊盖瓦顶,通铺睡大炕’;此外,衣物大盆洗,取暖生火炉,为了给收养人员补贴生活,工作人员还要种植粮食蔬菜;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骡子车,唯一有现代气息的电器是一部老式电话,”梁克回忆说,“由于条件苦、工作累、待遇低,大家把来福利院工作叫做‘充军发配’。”
“最让人难受的是外人对我们不了解,这让我们觉得福利院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梁克说,当时的福利院非常封闭,外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哪个单位的。
尽管不被人理解,梁克和他的同事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尽办法管理照料着100多名收养人员的衣食住行。
梁克记得,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福利院迎来了数次跨越式的发展。木梁瓦房被翻修成了结实耐用的平房,一幢儿童大楼也于1998年落成了,并且购置配套设备,从此,福利院里的孩子老人有了一个集生活、教育、医疗、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活环境。
“一切的变化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个细节变化让梁克印象深刻。他回忆说,改革开放前食堂是定量供应的,孩子们活动量大,常常等不到开饭的时候就饿了。1980年食堂实行敞开供应,一开始,孩子们个个都吃得肚皮滚圆,还连吃带拿。过了段时间,孩子们意识到,吃不饱的日子过去了,食量才恢复正常。
最让梁克高兴的是,随着中国人慈善观念的兴起,福利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人们给福利院纷纷送来许多东西;一些酒店要求孩子们出去吃东西,什么日式料理、洋式快餐、意大利比萨……孩子们吃了个遍;还有许多人利用节假日来看望孩子,给他们上课、陪他们做游戏;还有些家庭把孩子接到家里过年过节、欢度周末,”梁克说,这些年来,他深切地感受到,福利院再也不是被人遗忘、不为人知的角落,而是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了。
这30年来,国家对待孤残儿童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梁克说,1984年,民政部要求各地福利院,要完成由社会救济型向社会福利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对待收养人员要由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的转变;2004年,民政部又出台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和开展孤残儿童的康复“明天计划”。
“这使得孩子们不仅身体健康有了更加好的保证,而且能回归到正常的家庭社会生活中。”梁克说,“未来福利院里的孩子们会生活得更好。”
责编:汪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