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医改扩容医药市场 部分药企恐遭淘汰(图)

 

CCTV.com  2008年10月29日 01:5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  

新医改提出公众基本用药拟国家统一定价 图/CFP

  10月14日,历时两年多讨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终于浮出水面。其中,“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为药品供应体系的主要政策“落点”。

  为了解决药品一旦降价,医院、药店就难寻踪迹的怪象,《征求意见稿》指出,应构建基本药物整体的生产供应体系,包括生产、采购、配送、定价和使用。

  有专家表示,国家想通过提供给公众“基本药物”缓解药费上涨,用计划的手法解决穷人看病,用市场的手法解决富人看病。

  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立后,新医改必将对整个医药市场带来扩容,全国基本药物可能占全部药品消费的70%以上,面对这种局面,全国4600多家制药企业路向何方?

  药价一降就“蒸发”

  国家发改委要求药品降价以来,医院的降价药销量明显减少。某医院药剂科的一位工作人员估计,至少少了一半多。

  从1996年起,原国家经贸委开始整顿药品价格秩序,并下发了《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从1997年起加大了药品降价的速度和力度。

  “但降了这么多年的价,老百姓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疑难病症专家委员会委员赵学铭说,不论哪种药,只要一宣布降价,不久就会在市场上消失。

  近几年,同一种药品,包装一换,价格翻两番,“新瓶装旧酒”的事在药企并不鲜见。

  一位消费者无奈地说,以前她经常吃一种叫西米替丁的治胃病药,一天的药还不到一元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企业将包装由瓶装改为了盒装,价格也飙升至40多元。虽说能吃三天,但价格比以前竟贵了20多倍。

  《市场报》记者日前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家药店买降价的华法林片剂,规格为2.5mg×60,营业员拿出了标价为23.5元的药给记者。记者质疑:“这药不是已经降到18元了吗?”营业员说:“国家规定的降价药不是这个规格和这个厂家生产的,所以23.5元的价格不变。”

  相比之下,医院里限价药品“变脸”还相对含蓄一点。前几次降价通知发出后,医院都会在显著的位置张贴出详细的药品降价清单,但在一些医生开出的处方中,降价或者限价药品就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某医院药剂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市场报》记者道出了实话――自从国家发改委要求降价后,医院的降价药销量明显减少。据他估计,至少少了一半多。

  一项调查显示,在某省立医院,头孢他啶前6个月平均每月用量为4537支,自降价后的第二个月开始,用量就仅为2400支,下降了47%,由此可见降价与临床处方使用量之间的关联性之强。降价药品难上处方,让本是“惠民工程”的降价药输了民心。

  确保用上“廉价药”

  国家基本药物将统一制定价格,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

  在新医改方案中,为了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基本药物,《征求意见稿》给出了解决路径,即国家基本药物制定统一价格,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

  所谓基本药物是指,国家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并参照国际经验,确定的药物通用名目录。

  事实上,国家在1996年就已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在2004年完成最近一次调整后,目录中已经包括两千多种药品。

  有专家表示,在原先的管理体制下,由于相关药品价格报批部门尚无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个药品的生产成本,所以给很多企业以虚报价格的机会。加上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物对相关权力部门进行公关,这就使得药品在未上市之前,身价已有所抬高。现行的药品招标制,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中往往容易滋生腐败。这就使得《基本药物目录》自制定以来,一直未得到有效推行,企业无生产动力,甚至形成了市场上廉价药供应紧缺的状况。

  南京市2004年第一批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实施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怪事:物价局公布的几个降幅达90%以上的药品在医院的药房里根本找不到,很多药品还不同程度地涨价,有的涨幅居然高达1400%。

  中标的“廉价药”哪儿去了呢?一家医药公司的负责人向《市场报》记者透露,用“变脸药”替代中标药品,在近几年的招标中屡试不爽。由于国家多次降价,造成招标药品的水分越来越少。赚得少了,不仅医院不愿意进中标的药品,厂家也不愿意继续生产。所以药商和医院就联合起来,“寻找”替代品来让中标药品“人间蒸发”。

  这种所谓的“替代品”无非就是在原有的药品里添加溶酶,把针剂变粉剂、改变包装、改变分装的剂量或者把通用名改成一个比较“洋气”的商品名,重回市场。当医院用完了之前购进的药品,再向药商进货的时候,“发现”这种药已经没有了,只能选择这个厂家另一种规格和剂型的药品或者别的厂家的药品,而这种药品的价格当然要比中标的药品高多了。

  面对着这些越招越贵的“廉价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可借鉴烟草专卖的方式,通过建立专门的药品专卖制度等形式来控制药品销售渠道,改变药品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只将生产交给市场,鼓励药品生产企业的自由竞争,但从制度上规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销商与医院的直接联系。

  《征求意见稿》也给以后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指明了方向: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普药市场将扩容

  医药行业洗牌在即,不能成为基本药物指定生产基地,又没有研发实力和独创产品的企业将被淘汰。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医院不使用基本药物,那么无论基本药物采取何种生产供应体系,其所有政策目标都会落空。因此,如何保证医院使用基本药物成为其关键环节。

  《征求意见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并且,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看来“廉价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业内人士表示,全国基本药物可能占全部药品消费的70%以上,新医改必将对整个医药市场带来扩容。而扩容之后,最先受益的还是中低端市场。

  河北省某知名制药企业的负责人告诉《市场报》记者,按照2020年前建立全民医保的目标,届时将覆盖90%以上的城乡居民,有12.8亿人将享受医保带来的好处,预计医药市场将大大扩容,应该在千亿以上。国家将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和新农合,为大部分人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服务,因此普药需求量将扩大,这类药品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市场需求大,相关普药生产商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另外,中药的市场份额也将继续扩大。在首批社区农村用药基本目录和即将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成药品种占到了相当的比例。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优质中成药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中药行业优势企业将迎来更大发展。

  这位负责人还向《市场报》记者透露,目前,医药企业必须确定自己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定位和战略选择。基本药物的生产,将逐步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大型药品生产基地。那些没能成为基本药物指定生产基地,又没有研发实力和自己独特品种的企业,将很快被淘汰,中国医药产业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大规模兼并重组和洗牌在所难免。

  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药品多达上万种,挤进“基本药物目录”,意味着将为企业直接带来一块10亿人的市场。同时也意味着企业丧失了对价格的决定权,企业必须拥有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一位制药企业的内部人员告诉《市场报》记者,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立后,全国4000多家制药企业中想进入基本药物定点企业的,必须通过大规模生产,严格控制成本,压低价格空间,同时必须保证质量可靠。按照有关要求,通过减少流通环节、直接配送等方式送到社区和农村。

责编:王旭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