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化郊区农村改革: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等方面求突破
新华网上海10月14日电(记者李荣)确保郊区农产品一定保有量是上海食品供应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水稻田是上海的“季节性湿地”,生态功能不可少;城乡统筹已成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空间……所有这些新认识,为沪郊勾勒了发展前景,其动力源泉是深化农村的各项改革。
记者近日从上海市农委获悉,上海正在采取措施,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为农金融服务形式,在全国率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将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创新农业经营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提供流转信息、开展政策咨询、指导合同签订、完善中介服务、推进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为重点,形成相关的指导意见。
目前,沪郊仅在水稻生产中,规模化经营面积的比例已高达63%。在粮食、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等农业的主要领域内,已出现了近千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奉贤、金山等沪郊农业大区中,不少合作社都吸收了当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入股”,农民可得到相对固定的土地流转费和由经营效益决定的利润分红。参与合作社基地生产的农户成为领工资的“农业工人”,还可得到打工所得的薪金。
上海市农委人士说,上海还将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选择具备条件的村先行试点,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资产变股权,农民变股东,享受集体资产股金分配。在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正式制定相关的指导意见。
为农金融服务的创新,也是激活沪郊经济发展的关键。上海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多种组织形式互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信用担保的范围和比例,探索建立农户小额贷款联保机制。在健全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市场风险保险机制。目前上海已推出“银保联合”创新贷款信用保证保险新业务,拓展金融支农服务空间。同时制定了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确定了首批守信合作社名单,试行发放信用贷款。
责编: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