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程扫描:改革开放的旗帜(图)

 

CCTV.com  2008年10月07日 14: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第一炮:蛇口开山爆破(1979年7月8日)

改革开放的旗帜(经典中国?辉煌30年)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程扫描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

  没有经济 特区这个“钻头”,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历史空间中的掘进,就不会达到今天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试验田,作为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在新时期继续演绎着有声有色的活剧。

  敢闯敢试、杀出血路:解放思想的“探索者”

  1977年,刚刚结束了“十年浩劫”的中国百业待兴。

  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外出视察,首站选择了广东。在广东,邓小平的眼光盯住了深圳这个沿海小渔村,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当年,当地农民一天的收入不过1元钱,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为60多港元。怎么尽快让群众富裕?怎么尽快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中国推向了改革开放时代。1978年4月,广东、福建省委向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利用邻近港澳等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吸引外资、扩大出口。邓小平听说后,高兴地说:“就叫特区嘛。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

  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美国《纽约时报》惊叹,“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特区“摸着石头过河”,但“探索者”也受到争议。1984年,邓小平决定到特区去看一看。看到深圳由过去“水草寮棚”的渔民村变成“家家万元户、户户小洋楼”,看到企业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看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邓小平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他又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当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接着开辟 “长三角”、“珠三角”,福建“厦漳泉”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0年4月,更是作出了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1992年,邓小平再次来到特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经济特区,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这一“最大的解放思想、最大的改革开放”,正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实践依据。

  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连接着深圳与香港、全长不足50米的“罗湖桥”,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眼里,是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

  当年,封闭多年的内地人走过“罗湖桥”,不仅看到了牛仔裤、蛤蟆镜、收录机,更看到了浪急潮涌的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而跨过罗湖桥的香港人,看到的是内地改革开放的决心和气魄,看到的是内地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变化。深圳发行了新中国最早的一张股票“深宝安”,敲响了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厦门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地方航空公司、成立合资银行;珠海的技术入股、跨境工业区;汕头改干部委任制为聘任制……

  28年间,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27.3%;2007年,珠海的工业总产值是1980年的1370.5倍;2007年,海南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是20年前的36倍;上海浦东新区2007年GDP达2750亿,是1990年全上海的3倍!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江泽民专程来到深圳。在莲花山高高耸立的邓小平塑像前,他希望中国的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上海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前景的航空枢纽,周边城市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大上海”;深圳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与毗邻的香港共建“深港创新圈”;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风生水起,欣欣向荣,共同显示出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自主创新、和谐共进: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经济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经济特区还能不能“特”下去?人们在关注中国的经济特区,中国的经济特区也在思索着自己的新内涵、新定位和新走向。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深圳,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特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仍具示范效应。

  中国的经济特区在不断寻求突破。深圳率先为特区注入了“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新内涵,在中国“三来一补”发源地的深圳宝安区,淘汰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用腾出的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曾经定位能源及基础工业项目的珠海淇澳岛,今天却是“珠三角”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海南正酝酿面向亚洲、面向台湾建设自由贸易区;厦门积极拓展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

  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完成,中国特区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中国的经济特区已经把“创新、和谐”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

责编:李二庆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