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航天员下午出舱走太空
关注神七问天。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的报道说,我国航天员将于今天下午4时30分进行首次太空行走。预计神七航天员出舱时间,从打开舱门算起,到关上舱门需要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的时间,航天员在舱外活动20分钟左右。
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杨利伟,他最关心的是什么?杨利伟说,他最关心航天员的心理状况。在航天器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制约任务成败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心理而不是操作上。“比方说,一旦飞船自动控制失效时需要航天员手动操作,有的航天员几分钟就可以驾驶航天器找到地球,有的人则会越跑越远。”
杨利伟说,在交流中,国外航天员说,舱里舱外活动完全不一样,出舱对心理的刺激是很大的,往往第一感觉是“有点懵”。一位俄罗斯女航天员在舱外待了几个小时回舱后,累得甚至没有力气脱下航天服。
好在针对出舱活动,“神七”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特意加了心理素质的权重。要求航天员在处置特殊情况时必须临危不惧、不慌不忙,能够有序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新华每日电讯――三位航天员24小时太空生活图
回顾神七三位航天员在过去一天多时间里的工作生活,新华每日电讯的总结简单明了。
1衣:所有“穿衣”的准备已在今天凌晨全部完成;
2食:不知他们返回后,会盛赞哪几样太空“大餐”;
3睡:躺着、坐着、站着,甚至倒立着,都能睡;
4行:在“太空高速公路”上行驶,飞行没有任何颠簸;
5忙: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快,说明他们已经适应了太空环境;
6乐:在空中翻转手册成固定游戏,边览边拍奢侈景色。
今晚报――天地遥控心相印
从神七飞天的那一刻起,航天员的一举一动就牵动了大家的心。在这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航天员的妻子们。今晚报的报道说,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都是1966年出生,同属马。巧合的是,这“三骏马”的妻子都姓张,都被调入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工作,她们目前有三重身份,既是军人,又是航天员妻子,同时还是航天科研训练中心的干部,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员,因此,她们对神七的飞行也就更加牵挂。
因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特殊性,在生活中航天员们的妻子要严格遵守纪律条令,不该她们知道的事绝对不问,不该对外说的事守口如瓶。“神五”之后,自己的丈夫成了名人,频频出现在媒体,她们却一直深藏幕后,分担家务,教育孩子,照顾父母家人,担当“航天好后勤”。现在,航天员已翱翔太空,但她们却心态平静。景海鹏的妻子张萍说:“我们只是尽了妻子应尽的职责,功劳事航天员们的,是大家的。”
多么朴实的话啊!
工人日报――航天食品即将走进超市
神七飞天也再次激起了人们的航天兴趣,工人日报的报道说,航天食品有望在近期走进超市,普通百姓随时可以品尝到航天员在太空吃到的食品。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食品与营养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陈斌介绍说,航天食品安全、营养、高效、方便、多样。在民用领域前景广阔。比如在极地考察、登山、旅游等活动中将大受欢迎。
陈斌还说,在我国,2006年开始就致力于航天食品的产业化。目前,航天食品已经生产出巧克力和糕点。今后,越来越多的航天食品走进超市。
东方早报――中国“太空人”有了洋名
当中国人即将迈出太空第一步的时候,东方早报的报道说,一个以中文为词根新造出的英文单词“Taikonaut”(“太空人”)也在世界各地关于“神七”的报道中频频出现。
新单词是汉语拼音“太空”和希腊词“naus”(航行者)组成。西方媒体越来越多地用这个新词来称呼中国航天员。
这个诞生不久的英语单词已被收入主流英文辞典中。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第11版中就有“Taikonaut”,并解释为“专指中国航天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表示,‘太空人’被西方接受,并收录到主流英文辞典,反映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增强的科技影响力和国家整体实力。
责编:石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