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北京残奥会田径比赛继续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由T11级选手刘向坤和三名T12级选手李强、杨育青、李岩松组成的中国队,在男子4x100米接力T11-T13级决赛中,以42秒75的成绩成功卫冕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中新网9月17日电 再过几个小时,给世人带来无数感动的北京残奥会就将落下大幕。难以计数的经典瞬间注定将把这届盛会载入史册,一系列“之最”更显示了北京的不同。
开幕式――最美礼物
梦幻一般的残奥会开幕式,总是让人忍不住对照奥运会开幕式。后者的恢宏气势震撼人心,让很多人担心紧接着的残奥会开幕式会相形见绌。但一场“静静的美”打消了人们心头的疑虑,赢得了全球亿万观众的心。法国电视一台将残奥会开幕式称为“最美的礼物”。
规模――史上最大
以“超越,融合,共享”为主题的北京残奥会规模空前,共设20大项、472小项,是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残奥会。
共有来自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参赛代表团和运动员人数均为历届之最。这是残疾人运动员最大规模一次的聚会,也是历史上受到关注程度最高的一届残奥会。本届残奥会注册媒体人员超过6000名,是历史上报道人数最多的一届。
同时,这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同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以及残奥会。
参加本届残奥会的中国代表团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共有547人,其中运动员332人,参加全部20个大项、295个小项的比赛。
观众――热情最高
本届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现场热情的观众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赛前一些人担心的冷场局面并没有出现,不少场次的门票有“一票难求”的情况,比赛上座率很高。比赛尚未完全结束,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就表示,北京残奥会观众人数远超历届,热情也是最高。克雷文还赞扬了中国观众的专业,需要安静的时候做得很好。
交通――历史之最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公共交通创造了多项历史之最:完成四场开闭幕式观众的集散,完成运动员和媒体班车的全过程运行;地面公共交通最高峰日突破1510万人次,地铁高峰日突破492万人次,出租车最高峰日运送270万人次,公交地铁运送残障人士约4万人次,其中为轮椅乘客服务达到3万人次,地铁实现两次24小时不停运。
组织――非常精彩
国际残奥委主席克雷文表示,本届残奥会非常地精彩,非常地成功。观众上座率非常高,有110万名观众观看比赛。
北京残奥村的工作人员用“更注重细节和人文关怀”的服务,让入住的中外残疾人运动员宾至如归,开村以来实现了“零发案”和安保“零投诉”。
纪录――刷新最多
本届残奥会开赛以来,每天都让人惊喜不断。参赛选手展现出高超的竞技水平,世界纪录“脆弱”地一次次被刷新。仅开赛当天,就有18项世界纪录被刷新;次日,“水立方”里有14人次打破11项世界纪录,“鸟巢”中也有14个级别出现了超世界纪录的成绩。据某专业媒体统计,在总共11天的赛事中,共有1700人次创造了残奥会或残疾人世界纪录(累加)。
这其中,奥运会上曾让世人惊叹的“水立方”,再次成为“水魔方”。在140个残奥会游泳比赛项目中,超过100项世界纪录被改写,并贡献了北京残奥会目前的“金牌王”和“奖牌王”。
志愿者――城市名片
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曾在奥运会上为北京赢得赞誉,残奥会期间他们又交上满意答卷。据介绍,北京奥运会结束后,4.4万名赛会志愿者,针对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和服务特点,迅速实现了工作转换,全面投入残奥会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残奥会期间,赛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和100万社会志愿者的辛勤汗水,使微笑、热情成为北京的新名片。
责编: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