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视频]媒体话题:关注楼市

 

CCTV.com  2008年09月12日 08: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进入[朝闻天下]>>

    央视网消息(朝闻天下):

    东方早报――万科强势回应“赔偿业主”

    今天的节目首先从最近的房市说起,房市很热闹,万科的降价卖房引来了连锁反应,针对有媒体报道“万科考虑出台对业主赔偿措施”,东方早报报道,万科强势回应“赔偿业主”,用了“强势”这个词,报道说,万科昨天发布公告澄清“虽然能够体谅客户的心情,但不可能接受任何没有法律、合同依据的补偿、退房要求。”并表示这一立场不可能改变。

    中国产经新闻――万科降价引发杭城楼市大震动

    上述公告文字虽然直接针对的是万科在上海的降价行为,中国产经新闻的报道说,实际上,万科在杭州的打折销售在当地同样引发了楼市大震动。借中秋等等名目,万科推出青年置业计划,旗下4个楼盘打7.3-8折出售,每平米降价数千元。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是一片忙碌景象,购房人人头攒动,房子每隔三五分钟就售出一套。短短两天,不少楼盘就被贴上“售磬”的红牌。

    上海证券报――万科退房风波蔓延 十年黄金楼市跑到“最后一棒”?

    而与此同时,一些先期购买了这四个打折楼盘的业主开始要求退房或者补偿。上海证券报的报道说,业主自发组成“退房团”,还有一些业主赶到售楼处,告诫看房者,不要买了房就加入到退房的行列。

    一边是焦急等待的先期业主,一边是热情的售楼小姐带着看房者从容的穿梭其中。

    中国产经新闻――万科降价不会对杭州楼市影响过深

    这房究竟能不能退?实际上,先期业主购买的楼盘多数都还没有交房。(展示段落)但是专家解释,万科这样降价导致退房是必然的,但是万科早就做好了准备。万科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上写着:只有当万科交付的房屋在装修、设备标准不达标,或者房屋主体结构不合格的情况下,业主才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合同。也就是说,仅仅因为价格因素,业主即使告到法庭,也很难获得支持。

    中国产经新闻说,业内对万科举措的反应是,当地房地产企业和专家多数认为,万科降价不会对杭州楼市影响过深。但也有部分开发商做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回应,某公司宣布,购买了他们的指定房源,3年内可以无理由退房,并获得30%的增值款。

    中国产经新闻――九成网友认为降价将持续

    不过在网友看来,降价才刚刚开始。有房地产专业网站的调查显示,九成网友认为万科不会停止将价,现在由万科带起来的楼市降价潮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观点似乎也得到了数据的证实,8月份上海二手房价格指数较7月份下降了0.45%,这是上海二手房指数自2006年10月以来,历经22个月上升后首次出现下跌。最近两个月,上海全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1.5万多套,增幅近20%,但成交量却持续萎缩。

    经济参考报――房价下行压力将持续到明年二季度

    经济参考报也引用著名的金融顾问公司高盛的研究报告说,房价下行压力将持续到明年二季度,报告调查的城市主要是重庆、武汉和天津。报告说,各银行可能已经在上半年用掉了全年房地产开发贷款额度的65%左右,也就是说,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只会有增无减。

    中国证券报――谁“搅乱”了中国楼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单边上扬、狂飙突进、无量空涨的历程。万科降价带来的鲶鱼效应似乎有可能意味着一个转折的开始。回头看看,是什么造就了中国房地产的牛市?谁又在搅乱中国的楼市?开发商,炒房者,地方土地财政,热钱……还是其他,中国证券报的评论文章认为,最终的板子应该打在银行身上――监管不力的银行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违规贷款。审计署公布的2006年度审计结果,三家银行违规放贷400亿就是例证。文章最后说,银行及其监管部门应提高警惕,吸取教训,建立一套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中国青年报――购房者自救 在磨练中走向成熟

    而对老百姓来说,面对残酷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抱团自救。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说,从“不买房行动”,到合作建房,再到“万人购房团”,购房者的自救行为,也在磨练中走向成熟。

    人民日报――政府“救市”该不该

    除了有消费者的自救,也有房地产商期盼着政府救市。

    前段时间,西安市出台政府补贴购房政策,被媒体广泛质疑是借民生之名为开发商托市。人民日报报道,西安市政府对此正式做出回应,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肖争光说,“意见出台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消除大地震对西安房地产业造成的严重冲击。”而且政府“救”房地产业,实际上也会让很多相关产业从中受益。

    针对有人质疑是“拿纳税人的钱为开发商托市”,肖争光解释,西安之所以没有采用河南等地减免契税的办法,是因为税收的减免权限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西安无权减免,所以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但效果跟减免契税近似。

    但这样的解释也没有得到多少认可。专家认为,西安目前的房价远未到该“救市”的地步。从出台时机看,也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符。当地市民的反应则是,更期待房价进一步下跌,而不是杯水车薪的补贴。

    经济参考报――地方政府匆忙“救市” 楼市调控蕴含风险

    经济参考报的文章则直言,地方政府匆忙“救市”,楼市调控可能蕴含更大风险。第一,与中央宏观调控意图的偏离,有可能带来更严厉的紧缩;第二,与金融有关的救市可能带来总盘的混乱,蕴藏深层次的金融风险;第三,救市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被弱化,反而浪费更多政府资源与工作精力。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力挺开发商,掩藏楼市问题,比如泡沫,那么房价会继续上涨,泡沫会酝酿更大。长期看来,对中国经济是更严重的威胁。

责编:彭伟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