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盘茂:
全球来看,有不少地区出现极端事件,我不一一地讲了,大家都比较清楚,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比较突出的是八月份印度出现持续降水,造成183人死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8月26日的热带风暴“古斯塔夫”横扫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后,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至少67人死亡;31日早晨在古巴西部再次登陆,登陆中心风力超过17级,形成超强台风。这个台风也将会在美国沿海登陆。
2008-09-01 14:57:44
翟盘茂:
从今年整个夏天天气气候特点来看从四方面来概括一下。新疆和南方大部分地区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八月份比较明显;在新疆等地,黄淮、江淮及西藏、华北东部和南部等地出现凉夏,山东、河南高温日数为1951年以来最少;从降水来看,今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来最多,但是空间分布不均匀,北方部分地区偏少3-8成,华南及山东等地偏多3成至1倍;干旱是西北、华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出现了阶段性干旱,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程度较重,南方地区没有出现明显伏旱;热带风暴来看,夏季共生成7个台风,正常情况是11.5个,明显偏少,但是登陆的很多,有5个台风都登陆了,登陆比率很高,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偏轻。总的来说今年夏天我们国家没有发生大范围、持续性的特大的严重干旱、洪涝等灾害。
2008-09-01 14:58:16
翟盘茂:
未来十天的天气情况大家可以看一下幻灯片。总的来看西南地区东部、汉水流域、江南东部、华南未来十天降水正常或者比正常情况偏多一些,尤其在华南沿海的局部地区可超过200毫米。估计九月上旬可能还会有一个热带风暴生成,再有就是9月7日前内蒙古东北部的局地可能会出现一些初霜冻;在华南地区会出现最高气温在35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天气;新疆北部的干旱还无法明显得到缓解,但是黑龙江可能会出现小到中雨的过程,会缓解旱情的影响。地震灾区:四川东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等地震灾区以过程性降水为主,强度不强,总降雨量有20-45毫米。攀枝花和云南德宏地震灾区阴雨天气相对比较多,总降雨量有60-100毫米。
2008-09-01 14:59:08
翟盘茂:
九月份关注重点一是内蒙古东部草原等地火险等级偏高,大兴安岭、西南林区森林火险偏高;农作物来讲,西北地区东部、黄淮等地降雨强度大,农田要及时清沟排涝,棉花将进入吐絮盛期,各地要抓住晴朗天气及时采摘;旱情来看,新疆北部还是以降水偏少为主,要注意干旱情况;初霜冻情况,9月以后,冷空气活动将逐渐增多、增强,北方地区要注意预防初霜冻的危害,尤其初霜冻对东北地区粮食产生影响比较大;热带气旋方面,9月份热带气旋活动比较频繁,沿海地区要继续做好防台等方面工作。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8-09-01 15:04:15
于新文:
现在请奥运气象服务新闻发言人、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陈振林向各位介绍和通报一下奥运气象服务保障以及即将召开的残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的有关情况。
2008-09-01 15:04:36
奥运气象服务新闻发言人、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副司长 陈振林:
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好。刚才也说了我们北京举办了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同样,气象部门经过七年的筹备,为百年奥运奉献了一次“有特色、高水平”奥运期间的气象服务。现在奥运会虽然已经完美谢幕了,但是对气象人来说,很多彻夜不眠的情景,一些惊心动魄、有惊无险的场景也会常常想起。所以我今天也是以非常荣幸和激动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回顾中国气象局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的相关情况以及有关残奥会的准备情况。
2008-09-01 15:05:02
陈振林:
这次北京奥运会气象服务经历了众多的挑战,这些挑战也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与往届奥运会相比,我们八月份的天气复杂多变,我们还面临着赛事、城市运行、大型活动以及公众等众多用户精细化的需求,针对开幕式这样的大型活动天气预报更要求精准、准确无误,要求非常高。
我们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珠峰火炬传递气象保障,还有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苛求的体育赛事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等等这些气象需求的挑战很严峻。战胜了这些诸多挑战,更确切地说是战胜了自我,奥组委多次要求北京奥运气象服务要拿奥运服务的金牌,虽然现在没有授予,但是我们更主要的是战胜了自我,使气象服务呈现了诸多亮点,另外,很多城市的台风、暴雨等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奥运承办城市。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2成-2.5倍不等。
2008-09-01 15:05:29
陈振林: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中国气象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力办好奥运会的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集全国气象部门之智,举全国气象部门之力,为奥运火炬接力珠峰提供了服务。这些亮点很多,其一:科学确定圣火登顶最佳时机,确保奥运火炬珠峰万无一失,特别是珠峰地区气象资料稀少、地形因素复杂、气候预测难度大、电力通信和生活条件差等不利因素,对气象保障构成巨大挑战。去年4-5月,中国气象局派出42名业务科技人员进行了为期37天的珠峰气象保障演练,成功为火炬登顶珠峰提供了气象服务。
2008-09-01 15:06:23
陈振林:
5月8日,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成功后,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胡家燕和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前线指挥部同志专门感谢气象部门对火炬登顶珠峰提供的服务。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全程跟踪火炬传递路线天气,为奥运火炬传递提供贴身服务。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气象保障服务参与人数多、覆盖地域广、持续时间长。奥运火炬传递气象服务经历135天。为火炬运行团队提供近400份气象服务专报及上亿条手机短信服务。尽管火炬传递经过多次调整,但是气象服务从来没有中断,主动、及时的火炬接力传递天气保障服务受到了各地运行团队的肯定。有一个例子是在南京根据天气预报将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取消,前面的传递提前一个小时,成功避开了雷雨大风天气。第三个亮点就是人工消减雨作业确保奥运会开闭幕式闪亮登场、完美谢幕。
2008-09-01 15:09:06
陈振林:
大家知道奥运会开闭幕式当天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气象保障责任重、压力大,中国气象局一直把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保障作为重中之重,每次都提前两周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赛事主管及奥组委提供赛事天气预报,开闭幕式提前两天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对国家体育场鸟巢给出每三小时的预报,包括气象预警、风险预警都提供给指挥部,当天给出每小时的天气情况,在成功预报的基础上,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部队、公安及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进行了两次消减雨作业。
2008-09-01 15:15:41
陈振林:
开幕式的消减雨作业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拦截了影响鸟巢的云系,这边有一个图就是当天降水情况,可以看到从西南部到东北部有一个降水,特别是现场感到特别紧张“报告,石景山下雨了!”“报告,丰台下雨打雷了”,非常惊心动魄。同样,闭幕式也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消减雨的作业,可以称之为鸟巢晴空保卫战,当然,这些都是在遵守作业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天气预报抓住时机进行的作业,并没有改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此过程当中,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等领导现场坐镇指挥。
2008-09-01 15: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