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奥运村里村外中文热

 

CCTV.com  2008年08月23日 08:3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北京日报  
专题:图片频道

奥地利游客观赏“地书”。 中新社发

  说几句中文,起个中文名,学几笔毛笔字……无论是奥运村里的运动员,还是穿梭于北京名胜古迹、大街小巷的各国宾朋,最热衷的活动之一就是这几样。中文无疑成了各国友人最期望得到的北京奥运“纪念品”。

  “别说‘哈?’,说‘你好’!”当大学生志愿者或服务生用英语向外国运动员、媒体人员问好的时候,他们经常得到对方如此的答复。“有点国籍互换的感觉,他们对中文如此感兴趣,让我们很骄傲。”一位在媒体村担任服务生的清华学生说。

  在奥运村商业街上有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你好!”、“谢谢!”……各种腔调的中文发音此起彼伏,这就是奥运村专门设立的中文学习区。据统计,自开村至今,已吸引了3000多人在这里学习中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运动员在这里上过汉语课,学习时间在15分钟至40多分钟之间,虽然仅仅学习了几句常用汉语,但相信对运动员在北京的生活将有很大帮助。

  学习区还有一个摆放着条案、山水画、京剧脸谱、文房四宝的中国文化体验区,浓浓的中国文化让运动员流连忘返。“外国运动员最热衷起中国名,现在已有数百位外国运动员有了中国名。”奥运村有关负责人表示,“夺金”等寓意吉利的中文名受到外国运动员的青睐。

  不仅如此,热衷学习汉语的各国运动员和媒体记者“走到哪儿,学到哪儿”。一位巴西女记者每天都要和班车上的志愿者学中文,就是这刚学会的几句中文,让她顺利地找到了遗失在班车上的雨伞。

  为古巴奥运代表团担任助理的古巴志愿者韩磊和在摔跤馆进行语言服务的土耳其志愿者高峰,是两位就读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小伙儿。由于他们会中文,在运动员中人气很高,大家都喜欢让他俩陪着逛北京,求教中文,“我们就是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高峰说。本报记者 刘昊

责编:汪蛟龙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