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真诚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
在辽中,常常会听到人说:“作良局长是我的好朋友。作良局长像我自家兄弟。”
说这话的人大都是普通百姓。该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和多么平等的关系,才能让他们自信地将一个局长称为自己的兄弟、朋友?
齐静,辽中县满都户镇东刘家村村民,女儿在县城一家小医院剖腹产时被切除子宫。
处于弱势的齐静,许久也没打赢这场官司。
“一定给你个说法!”接手这起信访案后,潘作良震怒了。他说:“你回去吧,这个案子我亲自抓。”
潘作良还从兜里拿出些钱给她:“在街上吃点东西。”
齐静一路哭着回了家,不单是为自己的事有人管,而是为“潘局长让俺心里热乎乎的”。
潘作良亲手起草案宗,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协调会。他和卫生局的领导向沈阳医学会的专家探讨鉴定方面的有关程序,有时在专家办公室外一等就是一整天。
不懈的努力,终于为齐静赢得了17万元的赔付款,还为齐静女儿申请了低保。
辽中县粮食系统有36名因公致残的职工,多年来他们一直因没解决的伤残金而上访。
潘作良上任后,在逐户了解情况和逐个对号政策的基础上,认定必须给予解决。他从县里协调资金,依据伤残职工不同情况分别予以经济补偿,这个过程仅用一个月。
当看到其中的71岁的马仁权失去了右腿,又没有代步车,上肢因拄拐而肿胀,潘作良心疼的眼光仿佛是看着自家哥哥在遭罪。
他立刻协调县民政局,为老马解决了代步车,又联系残联给他安上假肢。老人逢人就夸:“潘作良可亲,共产党好!”
像齐静、马仁权这样的上访百姓在潘作良的牵挂中成百上千。
身为农民的儿子,潘作良更是拥有一颗爱民心,他理解为百姓帮忙是干部的责任。群众的疾苦,也教育他永远甘守清贫。
因为工作需要,辽中信访局的干部每年都要到北京出几次差。在那儿住个像样点的旅馆,一般每天要花费几百元,加上吃饭等开支,一趟下来要上万元。潘作良心疼。
他去北京,经常住48元一晚的澡堂子。而吃饭,只需五六元的小笼包成了他的“最爱”。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但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潘作良常和同事说。
“有困难,就找我潘作良,即使我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要奉献我的一腔真诚!”潘作良常对上访人说。
爱就是这样一种心贴着心的真诚。从当乡司法助理开始,潘作良就把老百姓当作自家亲人看待,他们的事就是自己家的事。他的办公室永远是一个“小集市”,这里包括农民在内的形形色色老百姓,都愿找他反映不平事,找他唠唠掏心窝子话。
潘作良的真诚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关心、关注中。他常常拿钱为上访户买吃的,买车票,买生活日用品。逢年过节,亲自去看望老上访户、老伤残军人、贫困老人,给他们买米、买面。
四方台镇太平庄村的上访户白桂荣命很苦,先是丈夫被人打后致残,没多久去世了;后是唯一的儿子也在几年前因意外事故摘去了脾,家庭一贫如洗,住着随时可能倒塌的土房。每次上访坐不起车就走着去,把鞋子都走破了无数双。
当时还是四方台镇镇长的潘作良,看到白老太太的困境,眼圈红了,当即从自己腰包掏出200元钱让大娘种上地。随后,潘作良主动到县、市两级民政部门为她争取救济款,还很快帮助她建三间瓦房,又根据实际情况给她办了低保。
从此,白桂荣家有了一个当官的“亲戚”,逢年过节多了一份亲人的问候。记忆力并不好的白大娘,张口就可说出潘作良的手机号。
不光白大娘这样穷“亲戚”有潘作良的手机号,在辽中县,无数上访户手里都有潘作良的手机号。
潘作良付出的真诚仿佛是一粒种子,它在与每一个上访者的平等交流中静静地生根发芽。
因为真诚,许许多多原本素昧平生的人,把这位信访局长当作自己的亲人、恩人。即便是上访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他们也理解。
潘作良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周围的同志,不经意间,真诚在大家与上访群众平等交流的心灵里悄悄蔓延。
于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过去信访大厅的吵吵嚷嚷不复存在,这里被注入了一种叫做“温馨”的情愫。
是心贴心的情感化解了上访者内心深处的积怨,让他们看到希望的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