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抗震救灾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与执政能力

CCTV.com  2008年06月17日 08:3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光明日报  
专题:抗震救灾英雄谱

专题:四川汶川大地震

  四川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严峻挑战,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关爱民生的殷殷情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快速有效的生死营救、井然有序的灾后重建,经受住了非同寻常的洗礼和考验。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执政理念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升华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共产党人忠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赋予“以人为本”以新的内涵,把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人为本”:党中央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情传来,牵动了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心。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就赶赴灾区。地震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之后,又先后几次召开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研究部署。5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冒着余震危险,赶赴地震灾区,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5月22日,赶赴浙江湖州,实地考察救灾帐篷生产情况;5月25日,赶赴河北廊坊,实地考察救灾过渡安置房生产情况;5月31日,赶赴陕西宁强,实地考察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民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爱。在抗震救灾中,“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找到了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以人为本”:抗震救灾的鲜明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抗震救灾的基本原则和鲜明主题,“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体现在抗震救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细节之中。从不惜一切代价搜救幸存人员,到想尽一切办法救治伤病群众;从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到加强思想引导、情感交流、心理干预;从大灾之后防止大疫流行,到想方设法排除堰塞湖险情确保数百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所有这一切,都贯穿着、渗透着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的党时时情牵人民安危,处处记挂人民冷暖,事事关注人民的切身利益,忠实地履行一个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承诺。

  “以人为本”: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生命权是人最根本的权益。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权,这是衡量一个执政党执政理念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场大地震灾难中,数万生命罹难,这是国家之殇、民族之痛。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始终把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就明确提出: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救人是重中之重,要全力以赴抓紧时间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百倍的努力。救援人员冒着余震危险,在残垣断壁之间、在钢筋瓦砾之中,几小时、十几小时、几十小时连续奋战,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5月19日至21日,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全国哀悼日”,全国人民第一次为自己逝去的同胞共同哀悼,中国政府用最隆重的方式诠释着对生命的敬重、珍惜和关爱,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应对危机和灾难中得到升华。

  全党动员、举国行动:执政能力在抗震救灾中经受考验

  发生在汶川的这场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所罕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人临危不惧、坚定果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紧紧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赴时艰、抗震救灾,党组织经受了考验,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优势,党的执政能力在抗震救灾中得到充分展现。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大地震灾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迅速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气概、刚毅的品格、钢铁的纪律,成为抗震救灾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指挥部和战斗堡垒,各级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广大党员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事实再次证明: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是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根本保证。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一次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华夏大地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了一场举国参与的生死大营救,这是对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物质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大展示。人民解放军、公安干警、武警战士以最快的速度挺进灾区,夜以继日地从废墟之中抢救出无数的生命;国家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数百万吨食品、药品、帐篷、机械等国家战略储备物资,通过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紧急驰援灾区;近400支专业救援队伍、上万医务工作者、数十万志愿者紧急奔赴灾区;各省市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各种形式的支援;全国上下爱心涌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社会主义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动员起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制度都无法比拟的。

  彰显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面对这场特别惨烈的地震灾害,中国共产党人镇定自若、运筹帷幄,以睿智、果敢、高效、有力的措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共赴时艰、抗震救灾,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应急能力、动员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救助能力,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制度优势、适应信息时代和高科技时代要求、快捷高效的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体制和机制在抗震救灾中经受考验、走向成熟。指挥协调机制――在党中央、国务院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下,全党、全国高度统一、沉着有序、快速及时地动员和组织起来,迅速展开各地区、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各种资源的有效调动,救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得到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普遍好评。科学救援机制――实施科学救援、专业化救援,由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专家委员会组成决策咨询机构,组织各种专业救援队伍迅速开往灾区。救援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有力保证了抗震救灾的效率和效果。信息发布机制――及时、透明地发布权威信息,让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了解地震真相、了解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社会动员机制――坚持举国参与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实现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集中一切社会资源,全力支持抗震救灾。

  大国形象、民族伟力:改革开放成果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展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次抗震救灾,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检验、折射和展示了这种变化。透过这种变化,人们看到了一个负责、自信、成熟的执政党,看到了一个不断进步、日益强大、充满希望的社会主义中国,看到了一个迎来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中华民族。

  综合国力的检阅。克服和战胜特大自然灾害,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次大地震灾害,毁坏道路、桥梁、厂房、校舍和民居,导致巨大人员伤亡,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为了支援灾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增加救灾拨款,截至16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38.64亿元。中央财政投入492.4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6.18亿元。正是由于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这也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基础所在、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民族精神的升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考验、新的锤炼和新的升华。通过抗震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被进一步弘扬光大。

  国家形象的展示。抗震救灾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的中国。在这场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全国上下都凝聚起来、动员起来、行动起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灾区人民以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尊重和敬佩。抗震救灾从第一刻起,就在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中进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理念和实践的直接反映。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客观、开放的新闻报道,公开透明、全程监督、阳光赈灾,展现着一个文明社会的公信与责任。作为受灾国,新中国还向国际救援队敞开大门,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对国际人道主义的认同,表达了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融入国际大家庭的信心。(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责编:赵德礼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