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温家宝总理民勤纪行

CCTV.com  2008年06月16日 13: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大地  

  苍天有泪慰民勤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今年两会上温总理引用的两句诗我们记忆犹新。

  拯救民勤,保卫家园,是沙乡民勤30万人民的愿望。

  防沙治沙、在沙漠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新的阳光农业绿洲,恢复生态,改善环境,凝聚了几代人的梦想。无数干部群众、科学家以崇高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抒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

  这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没有对于治沙防沙、改善生态以及人类生存条件的深刻认识,没有国家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没有国家力量的支持,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拯救民勤、改善生态就只能是个梦想。

  一石激起千层浪。温总理的批示给在严酷恶劣的环境中艰难抗击风沙的民勤人民以巨大的鼓舞鞭策。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民勤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完善了2001年至2010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2001年11月,甘肃省水利厅石羊河流域管理局成立。

  2002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编制完成。

  2003年,启动实施民勤县湖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2005年10月,石羊河流域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石羊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成立。

  2006年2月,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林业总局等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及应急项目调水工程启动。

  2007年,继续安排灌区改造,新增了大田滴灌和日光温室建设的内容。

  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总理的指示要求多次到民勤调查研究,会同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修订完善。规划估算总投资47.49亿元,预计到2020年民勤湖区北部地下水位逐步回升,出现一定范围的旱区湿地,流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

  晚上8时,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倾听了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主任屈建军、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石羊河流域管理局局长沈清林、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王继和等专家以及治沙劳模和当地干部的发言,共同探讨防沙治沙的措施。

  “恢复生态、结构调整、脱贫致富三者结合,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综合运用。”

  “民勤和石羊河流域的治理,是一个标志性的工程,反映了我们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和意志”, 总理说。

  “如果民勤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将会是无可挽回的一个重大损失。反之如果民勤的治沙工作搞好了,绿洲恢复了,说明我们有能力把全国荒漠化的地区逐步治理好。民勤治沙工作既起到警示作用,又有示范意义。” 情系民勤,心忧天下,总理的忧思让听者动容。

  “要把民勤的生态治理作为国家工程,抓紧对规划的审批,集思广益,使国家资金发挥应有的效应。民勤不但不能成为罗布泊,还要逐步恢复生态,成为全国节水的模范。”总理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入夜,座谈会还在继续。民勤县委书记谢治国激动地表示:“请总理放心,民勤各级干部群众和30万人民有信心把防沙治沙工作做好。一届接着一届干下去,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实现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绿色誓言。”

  “目前民勤治沙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思路基本成熟完善,这样坚持下去,五年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徐守盛省长对记者说。

  “我们贯彻总理的批示要求,2002年起着手制定规划,6年来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林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民勤的实际,规划思路越来越清晰。我相信有总理的亲切关怀,有中央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有我们甘肃人民,特别是我们武威人民、民勤人民的艰苦奋斗,决不让民勤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不让民勤在我们的地图上消失,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省委书记陆浩在座谈会上发言。

  “我们要有决心,有信心,有勇气,有韧劲,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温总理充满感召力的声音同民勤、同甘肃人民的渴望和心声融汇在一起,划破沉沉的夜空,传向远方。

  10月2日早8:00,汽车离开民勤宾馆,前往武威军用机场。绵绵密密的雨持续了一个半小时。透过雾雨的车窗,历经干旱的陇原大地此时此刻的清新润泽是如此令人难忘和感动。很多年后,这个情景仍将被很多人记忆和描述,我们的总理,他和这块土地血脉相通。

4/5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