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永葆本色 再立新功

CCTV.com  2008年05月09日 16:4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5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芍园正大国际会议中心不时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全国道德模范在京巡讲――与青年话成长”北京大学报告会正在这里举行。这场报告会已经是第三场活动,邀请了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许振超、李素芝参加。

全国道德模范振超北大演讲

    以下是许振超演讲稿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青岛港一名由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基层队长,与集装箱装卸桥打了20多年交道。尽管桥吊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但我从未在这些新的技术面前低过头、服过输,凭着苦学肯钻的韧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今天,我能够来到北京大学向各位领导和同学们汇报我的工作,感到非常激动。我汇报的题目是《永葆本色,再立新功》

    30多年的港口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咱码头工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港口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当好企业的主人;只有多学习、多吃苦、多受累,才能对得起青岛港,才能无愧于时代。

    “十五”以来,伴随着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青岛港抢抓机遇,执著创新,2007年吞吐量增至2.65亿吨,跃居世界大港第7位,为我们码头工人岗位成才提供了机遇,打造了舞台。为了兴业强国的志向,我和工友们大力弘扬“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懂就学,不会就钻,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用效率和品牌回报社会,在装卸生产第一线发挥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作用。我也由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成长为掌握了现代化集装箱装卸设备高新技术的技能型管理者,成为伴随着交通事业大发展成长起来的新时期知识型产业工人。

    2004年以来,在中宣部、交通部、全总、人事部、山东省委领导的关心培养下,我被树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关怀。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给我们码头工人回信,满怀期望地写到“振超同志:来信收读,看到你们不断进步,心里十分高兴。你们争创世界一流的远大目标令人鼓舞;你们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令人感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努力奋斗,取得更辉煌的成绩。值此‘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我谨向青岛港全体工人致以节日的问候。”

    2004年10月1日,胡总书记亲切接见我时,讲到“工人阶级就是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当一个创世界效率的码头工人是我一辈子的追求,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根扎在港口,我的心连着岗位。为了多给港口出把力,自己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外出报告回来,哪怕再累也要赶进码头。机械有了故障,就和工友们并肩作战。即使没有故障,也要爬上桥吊听听设备的声响,与工友们聊上几句贴心话,心里才觉得踏实。

    我是1967年的初中毕业生,属于“老三届”。1974年,进青岛港当了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当时,港口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工作环境,使我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差。我不断在想:难道我的人生道路就这样走下去?难道我们码头工人就不能摆脱这种出大力、流大汗的命运吗?

    在港口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深信这样一个理儿: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

    志向好立,但对我这个初中文化的码头工人来说,学什么、怎么学,难度确实很大。刚干皮带机电工时,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电工知识,看设备图纸,掌握了电工技术。领导看我好学,就调我去操作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那时,我把队里仅有的几本技术书都看遍了,觉得还不行,就到处借书看。但光借书总不是办法,我就从生活费中省钱买书看。新书贵就买旧书,有一次下了夜班,我骑自行车跑了40多里路,到郊区书摊上买了几本书,回到家先看上两个小时,过足书瘾。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事儿,我就向身边的技术人员请教;学习中有好的体会和想法,我就赶快记下来。多年来,我坚持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带着问题去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由于我肯钻研、技术好,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又被选为第一批桥吊司机,开上了当时青岛港最先进、造价最高的大型装卸设备。面对新岗位、新设备,我学习劲头更足,桥吊也开得越来越好,成了生产骨干。就在这不久,发生了一件让我刻骨铭心的事儿。

    那是1990年,我们使用的一台桥吊出了故障,因为自己修不了,就请来外国厂家的工程师。我清楚地记得外方专家的维修费特别昂贵,他在青岛港仅干了12天,就一下子卷走了4.3万块人民币。而当时公司上百人,几十台机械,忙活一天一夜,也不过挣个3、4万块钱。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他一天就卷走了我们工人一年多的工资,我的心能不疼吗?几天觉都睡不好,心里琢磨,能不能自己修桥吊?当我试着向外方专家请教点“真经”时,人家耸耸肩,不屑一顾。说白了,就是瞧不起我们,对我们搞技术封锁,永远叫我们当“门外汉”。

    当时,我的心在颤抖。我发誓:一定要争口气,学会自己修桥吊。为了攻下这门技术,我着了魔似地钻研。每次碰到控制电路板时,就束手无策了,因为所有的技术难点都在电路板上,怎么办?这时,我的脑海中忽然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跳了出来:能不能用桥吊的控制板倒推电路图。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当时,桥吊上最神秘的就是电力拖动系统,掌握这个系统必须要有完整的电路图。有了这张图,就等于解剖了桥吊的全身电路神经,处理起故障来,就轻松多了。可是外国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尖端技术,不提供控制板资料,提供的只是一般常识。

    为了“解剖麻雀”,那段日子,每天下班,我带着借来的备用控制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反复揣摩。一块书本大的电路板,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几百个电子元件,下面是弯弯曲曲的印刷电路,这样的控制板在桥吊上一共有20块!盯着电路板正反两面小的像蚂蚁一样的2000多个焊点,再仔细观察各种不足半个厘米长的电子元件,我认真地进行模拟勾画。为了分辨时隐时现的印刷线路,我用玻璃板制作了一个简易支架,将电路板放在玻璃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通过强光使电路板上的线路清楚地显现出来,然后再一笔一笔地绘制草图。这样,一晚上要连续干几个小时,眼睛累得看不清了,就到冰箱里取出事先准备的毛巾,捂上清凉一会儿。这2000多个焊点,已经够麻烦了,它们之间怎样连接,学问更大,一个点前后左右可能有4条连线,每一条连线可能又延伸出许多条线,最多的要连接二、三十个点。每个点、每条线,我都要用万用表试了再试,一根线路多的要测试几十个电子元件,才能确定它的来龙去脉。

    后来,青岛港又上了新桥吊,技术升级了,它用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电力拖动系统,这次倒推电路板更困难,因为它使用了带夹层的印刷电路板。为了一根信号线,我苦苦地查了一个多星期,那段时间,我就连给老岳父陪床,都一直把电路板揣在怀里。晚上,老人睡了,我就跑到病房的走廊里,站在灯下看板子,苦思冥想。

    从瑞典的BBC产品到美国的GE产品,我前后用了整整4年的时间,一共倒推了不同型号的12块电路板,绘制、标注了厚厚的两本图纸,成了桥吊排查故障、提高效率的技术手册。

    尽管如此,我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仍不满足,除了掌握现有的应用技能外,我又买了清华大学的《可控硅整流技术》教材,从原理上学起。还先后学习了《模拟电子控制技术基础》、《电机及拖动基础》和《数字控制技术基础》等高校教材。

    看着我常常回家一学就是大半夜,妻子经常劝我:睡吧,差不多就行了。我理解她的心意,但又摇了摇头:这是没有法子的办法,谁让咱底子薄呢!我干的这一行,电子技术变化太快,不学怎么能跟得上?

    我时常想:“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练就一身“绝活儿”,做个能工巧匠,同样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港口的培养。”

    开桥吊,在外人眼里不也就是集装箱的一吊一放吗?但我认为驾驶技术要练到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集装箱的锁孔大小象一块香皂,桥吊的司机室距地面50米,从上往下看,4个锁孔小得像针孔,十几吨的吊具落下,4个爪必须准确地插入锁孔中,稍有疏忽,难免发生碰撞,既影响货物安全,又损伤机械。碰撞声音大了,装卸工们就戏称桥吊司机是“铁匠”,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次,我从“微雕艺术”中得到了启发,有人能在大米粒儿大小的象牙上雕刻出一篇诗词来,凭的就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高超技术。那么难,人家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到操作无声响呢?话好说,可做起来没那么容易!有的工友说:集装箱是铁的,船也是铁的,车还是铁的,铁碰铁,能不响吗?而我坚信,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做到!如果想都不想,哪里还有什么希望呢?我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观察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进行反复练习,渐渐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操作中,用眼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装箱位置一点,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打眼一瞄,就能准确定位,既轻又稳,既准又快,找到了最合理、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无声响操作”。我随即编写了操作要领,先培训了几名骨干,然后在全队推广。1997年11月,老港区承运了一批经青岛港卸船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化工剧毒危险品。这个货种,一旦出现碰撞,就有可能引发恶性事故。当时,铁道部的领导和船东、货主的代表都亲赴现场。为了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用线都派上了武警和消防员,他们身着防化服,全线戒严。船靠岸,在我的指挥下,司机们精心操作起来,一个半小时后,40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地卸下,又一声不响地装上火车,在场人员由担心变为惊讶,由惊讶变为佩服。船东代表感慨地说:你们的无声响操作真是“行云流水”!就连在场的铁道部副部长也竖起了大拇指:青岛港,了不起!

    开桥吊是高空作业,风险很大,我始终惦记着生产和工人的安全,不敢有半点马虎。经过统计发现,桥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吊箱一起一落时。抓住了这个关键过程,我要求司机在吊箱时都要做到“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迅速减速制动,先观察后起落,这样改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2秒,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这些年来,我不仅能排除一般的机械故障,就连一些精密的技术部件也能维修。桥吊上的重量传感器是国外厂家的“王牌”产品,有一次坏了,按使用说明不能打开,坏了只能换。换一个,就需要1万美金;不换,就要降低60%的作业效率,而且订货周期要6个月。时间上,我们等不起;费用上,我们也舍不得。这时,我就打起了修“王牌”的主意。我查阅了大量外文资料,初步了解了它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后,我决定上桥吊去探探路。当看到像手电筒一样大小的传感器上醒目地印着四个英文字母:“k_i_n_g”时(就是“王牌”的意思),我心想:王牌不王牌的,先打开再说。可打开一看,只见竹子洞大小的空间里,布满了蜘蛛网般的电阻丝,象人的大脑神经一样,我迟疑了一下,这东西我能修好吗?不修,桥吊还是那个样;修!外国能造出来,我就一定能修好。我把它拆下来,翻来覆去研究了几个晚上,将每根线的颜色和位置都做了标识和记录,避免混乱。然后,我戴上眼罩,拿着修表用的镊子,仔仔细细地一根一根地检查,终于发现是一根细如蚕丝的电阻丝断了。为了准确焊接,我把最顺手的电烙铁磨尖,自己配了焊料,像外科医生做手术,小心翼翼地焊接,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一次,整整用了一周时间,终于将外国人的“王牌”产品修好了。这件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凡事只要胆大心细,再加上科学的态度,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工作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我们码头工人,就是拼命也要创出世界名牌。

    2001年,青岛市和集团作出了启动前湾集装箱码头、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的战略。有专家断言,西移是青岛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影响西移成败的关键,就是新型桥吊的如期安装。

    当年11月下旬,常德传总裁现场办公,代表集团领导点名叫我担当桥吊安装现场总指挥。当时,我懵了,做梦也没想到总指挥的任务会落到我头上。看着码头上堆了13船的桥吊部件,再算算剩下的40天工期,任命的当天,我一夜没合眼,反复掂量这付重担能不能挑。我想:“港口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话不是喊着给人家听的,紧要关头,临危受命。个人得失是小事,桥吊安装工期再拖下去,港口的集装箱发展就会可能因此失去机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不正是需要我冲锋打头阵的时候吗?“军令状”我立定了!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让桥吊在年底前矗立在黄岛新港区的码头上!

    接受任务后,我办了两件事:一是打电话告诉爱人,我在黄岛干活,从现在起到年底就不回去了,让她放心;二是买了10箱方便面,然后就全力以赴地投入桥吊安装。当时的前湾码头还是一片荒地,没有生活设施,天气又特别冷,现场用来办公的集装箱里、外温度几乎一样,都在零下十几度,早晨脸盆里的水全都冻成了冰,穿上冰冷的工作鞋,总要跺几分钟的脚,才能暖和过来。现场送的饮用水不够喝,我和工友们就提着两个大水壶跑一里路找水喝;吃饭在三里地以外,错过了点,就干啃方便面、凉馒头;困了,就裹上大衣打个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睡过几次囫囵觉,经常是眼里布满血丝,嘴上裂开了口子。有一次感冒发烧,几天不退,身子像散了架,走路都发飘。但我始终硬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去,我对自己说:振超啊!你如果是条汉子,就要顶起来,站稳了,现场100多号人都在盯着你,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倒下去!

    2001年12月31日晚19:00时,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刻!经过没日没夜的奋战,重1300吨、长150米、高75米的超大型桥吊,终于矗立在前湾宽阔的码头上,那一刻,在场的安装工人都高兴地跳了起来。桥吊慢慢地被拉进轨道,我凝视着夜空中桥吊那庞大的身躯,心中一阵酸楚,几十天的艰苦、担心、疲劳和病痛,再也压抑不住了,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下来。在别人眼里,或许那只是一台普普通通的桥吊,可在我的内心深处,它就是我们这一代港口创业者永恒的丰碑!

    随着港口西移战略的顺利进行,现代化桥吊一台台增加,带领职工创造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自信!2003年1月,集团常德传总裁对我说,你们如果打破世界纪录,10小时内完成装卸作业,就用你振超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港口品牌。领导的鼓励更增添了我的勇气。同年4月27日夜,我们在“地中海法米娅”轮上打响了创造新纪录的攻坚战。我带领全队人员披挂上阵,战前给大家鼓劲加油,又嘱咐每名司机要沉着镇定,而我自己的心情却是十分紧张。就在作业前10小时我拿到了船舶资料,这条船要破世界纪录非常困难,装卸的重箱比例占了80%以上,配载又不均衡,这将降低我们的作业速度。但我想,纪录是人创造的,我们就是要用真枪实弹创出新的世界纪录。战斗于晚上20:20分打响,在320米长的巨轮船边,8台桥吊一字排开。八个集装箱几乎同时带着呼啸声落下船来。当时,现场灯火通明,气势磅礴。船上、船下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大型拖车在码头上穿梭不停,安装在桥吊上的大型钟表,指针在一秒一秒地划过,记录着这次不同凡响的作业。到凌晨2:35分,在准确计算的时间内,我们以6小时15分钟的高速度,完成了全船3400个标准箱的装卸,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走向世界。当时,我激动的心情犹如体育健儿夺得金牌一样,心中充满了自豪。庆贺的人群渐渐散去,我还在现场久久舍不得离开。我们用事实证明:中国的码头工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5个月后,我率领团队又把每小时单船339自然箱这个纪录提高到了每小时381自然箱,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过去30年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面向未来,每一名中国人都应认清自己承担的责任,不断学习、创新,不断的有所作为。

    我常想:在信息时代,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一念之间,先进的观念起着决定性作用。挑战极限,就是要用心用脑用力,用数字观念来战胜模拟思维。这好比桥吊一样,过去使用模拟控制技术,一个元件坏了,整个系统就瘫痪,故障率总是居高不下,只能在临界状态下运行。而使用数字控制技术,过去半天调不好的电路,现在输入几个数据就可以搞定。人的观念也是这样,在旧思维框架下找出路,出再大的力气,也不会有大的突破。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的思维必须象数字系统那样,靠“快、新、高”来实现飞跃。

    “快”,就是“快节奏”。 我和工友们认为:“振超效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一秒一秒地挤,一箱一箱地抢。如今,桥吊平均作业效率达到了每小时43个自然箱,比去年提高了5%。等于把33台桥吊变成了34.6台,把3400米的码头增长到3570米。2008年2月8日,我们第七打破世界纪录,创出单船每小时486.2自然箱的高效率。快节奏就是建码头,就是无投资的回报,就是“无中生有”!这一做法还在我们全港推广,几年来,先后练出1573项岗位绝活,共六次刷新铁矿石作业世界纪录,十四次刷新纸浆装卸世界纪录,开启了青岛港生产效率的“秒”时代。

    “新”,就是“新流程”。我们按照卓越绩效评价标准,推行了科学流程“六连环”。一是安全盯紧“三个三”。即,司机盯紧“钢丝、锁头、制动器”,班长盯紧“车辆、协作和情绪”,队长盯紧“配工、现场和人机”。二是设备运行“三确保”。即,零缺陷,无故障,低成本。三是管理做到“四到位”。即,人员配工到位,制度执行到位,目标落实到位,机制考核到位。四是服务达到“三标准”。即,零距离,零时间,零投诉。五是设备维护“双监控”。即,动态监控,远程监控。六是员工实施“六个一”。即,制订一个岗位目标,练一项绝活,出一个金点子,增收节支1000元,完成一项科技成果,团队刷新一项纪录。“六连环”环环相扣,步步紧凑,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提高了团队的执行力。过去2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干了;过去必须爬到桥吊上解决故障,现在可以异地维修,更安全,更准确,更高效。

    “高”,就是“高科技”。节能减排是当前各行业面临的共同目标,为国家省电,为港口省钱,是我们码头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冷藏箱堆场是公司用电第一大户,占到总量的77%,电费支出4600多万元。从2004年8月份开始,我选择了几个先进的节能产品进行了上百次测试,发现某产品大节电率达13%,这样下来,一年能节省电费近600万元,投资回报率达60%以上。当我把可行性方案上报后,董事会当即决定投入使用。可见,站在科学高端,走在技术前沿,靠科技节约挖潜才是捷径。

    轮胎吊是世界上集装箱港口耗油“第一大户”。近几年,随着燃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集装箱轮胎吊生产费用直线上升,居高不下,而且还造成空气污染。面对这一难题,我一直暗自琢磨,如何把两种不同类型的起重机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场桥既能用市电,又可以灵活转场。2005年在集团的支持下,我成立了“油改电”专题攻关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研究和方案论证,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移动滑触线的供电技术方案,即在集装箱堆场的箱区内,架设滑触线供电线路。当轮胎吊在箱区作业时,关闭柴油发电机组,所需动力由专门设计的集电装置,将城市用电从滑触线输送到轮胎吊。轮胎吊沿滑触线移动,实现对整个箱区的工作覆盖。当轮胎吊需转场到另一箱区作业时,则切断电源与轮胎吊的联系,改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并实现转场。转到指定堆场后,柴油发电机组停止工作,工作动力重新切换为由市电供电。2006年7月份实施改造后,轮胎吊既实现了灵活变换堆场作业,又消除了原有的重大缺陷,完美地兼容了轨道式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优点,而且以投入技术改造费用低、能耗低、维修保养成本低及噪音小、零排放,展示出了潜在的巨大“含金量”。轮胎吊“油改电”填补了这一领域的世界空白。通过四个月试用,能源消耗由此前每作业一个自然箱耗油成本5.6元,直线下降至2.3元,能耗成本下降近59%,年节约3000万元以上。噪音也由原来的震耳欲聋降到现在听起来仅相当于一台变频空调工作的声音,废气排放更是接近零,实现低噪音低能耗低排放造福社会的效果。

    今年,我光荣当选全国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月9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与全体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亲切接见了我和我们青岛港的总裁常德传,并对于青岛港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时,我在这个会上做了一个发言,主要内容是反映工人在岗位上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后来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对我的发言,并过来和我们握了手,对我说:“你们青岛港这几年发展得特别快,我们要感谢你,给我们带了个好头,希望你们在今后港口发展中再接再厉,永不停留!”

    听了总书记的话以后,我感觉心里非常激动。一个总书记这么关注一个企业、关注一个港口,而且我们走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总书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对我们表示感谢,真的让我们都特别感动。我当时的激动心情确实是无法形容。我就对总书记说:“好,我们今年一定超过3亿吨!”这是我对总书记作出的一个郑重承诺。

    领导和同学们,今天我在这里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心中充满感激之情。我深知,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领导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深感受之有愧。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没有青岛港这片育人的沃土,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荣誉归功于党,归功于港口,归功于与我一起拼搏奉献的领导和工友们。我将珍惜荣誉,加倍努力,直面挑战,执著创新,为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二○○八年五月

责编:田诗嘉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