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北大教授担忧仇和新政:好人做事不一定利国利民

 

CCTV.com  2008年04月18日 05:22  来源:北方网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是最早对“仇和新政”提出批评的学者之一。今年3月20日,这位师从林毅夫的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2008“两会”解读以及第五届中国经济展望圆桌论坛上说:“你看仇和到了昆明市去当市委书记,他下的指标是每个局都必须去招商引资”,“我就在想,昆明好不容易是最后一块净土,他如果在那儿干五年,估计滇池也完蛋了。”

  面对批评,昆明市委市政府主动邀请姚洋前往昆明,向客人详细介绍了昆明的招商模式和环境治理情况。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姚洋参观了滇池和开发区,接受了市委书记仇和设宴款待。临走前,姚洋给仇和送了两本书。一本是《国家的视角》,副标题是“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另一本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昨天上午,姚洋约见本报记者。一方面,他承认此前对昆明环保措施存在误解,另一方面,对昆明目前的招商引资模式,姚洋仍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去了昆明之后,我觉得批评没有错”

  南都:邀请你去昆明,意外吗?

  姚洋:吃惊!这还是第一次因为批评了别人,受到邀请。3月21日,你们报纸报道之后,很多报纸、网站都在转载,还有媒体在讨论。后来仇和通过昆明市委宣传部,给我发来了正式的函,邀请我去。

  南都:去昆明了解到的情况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样?

  姚洋:这一点我要承认,之前我对滇池情况没有认真了解。我说,“昆明是最后一块净土,如果仇和在那儿干五年,估计滇池也完蛋了。”滇池其实早就污染了,而在仇和去之前,这里就已经开始治理,仇和来了之后,采取了强有力的具体措施。另外其实昆明并没有全民招商,而是抽调了一些人。

  南都:去了之后,你之前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变化?

  姚洋:除了环保之外没有多少变化。3月20日,我批评的是片面追求GDP的做法,去了之后,我觉得批评没有错。到昆明之后,发现全是讲“发展”,基础上还是以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为导向。这可以理解,地方官不搞经济发展也不行,也能给老百姓带来一些实惠。但里面也有一些隐性的成本,很多人可能在里面作出了牺牲。长期来说,这种做法好不好,是可以打个问号的,因为这会让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其实有些时候做事太硬了,并不是老百姓想要的东西。

  “出台了很多措施,有一些互相矛盾”

  南都:你对昆明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姚洋:我的担心是仇和出台了很多措施,但是措施里面可能有一些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说,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和加大就业力度之间,显然是矛盾的。仇和的要求是每年要开工一百个投资一亿以上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肯定不太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另外,招商和发展本地的私营经济之间也是矛盾的。第三个,我觉得面对如此高压,弦绷得这么紧张,基层干部可能会出问题。

  南都:昆明派了一百五十多个人出去招商,官方解释说目的在于锻炼干部。

  姚洋:他们的意思是这些官员以前都坐在办公室里面,别人求他,现在让他们出来求一求老板,体验一下求别人的心情。是不是有用呢?或许有一点。当然这不是主要目的,如果是的话,就不用定这么严格的招商目标,不完成真的要罚。

  这也许就是表面的说法而已,招商还是第一位的。现在他们是制定了死任务,如果完不成就会受到惩罚,任务也还是在招商方面。

  南都:昆明市副市长李文荣认为,产业机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沿海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是一个大趋势,为什么不能引导这些企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去呢?你觉得有道理吗?

  姚洋:这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别人是否愿意付出这个运输的成本,还不一定。

  南都:也就是说,有些地理优势还是不可替代的?

  姚洋:对!为什么(经济发展快的)最开始在广东,然后江苏,山东,再往里走也就是合肥一带,如果再往里走成本就增加了。他们发展的都是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的利润很低,可能不到百分之五的利润率,运输成本一上去就会承受不了。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