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产生纪实

 

CCTV.com  2008年03月19日 20:07  来源:新华网  

 

  发扬民主,严格程序。对新提名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中共预备人选进行民主推荐,成为这次人事安排工作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推荐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选,真正做到好中选优,发扬民主是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人事准备工作中,在对新提名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进行民主推荐的同时,对新提名为国务院领导人员的预备人选一并作了考虑。

  新一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机构中新提名的中共人选如何产生?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反复进行研究,决定参照党的十七大的做法,对新提名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中共预备人选进行民主推荐。

  2007年12月2日,党中央召开新提名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中共预备人选民主推荐会。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会议。

  民主推荐会议现场,气氛庄重而严肃。近300名正省部长级和正大军区职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掌握标准条件,严肃认真进行推荐,郑重地投下庄严的一票。

  通过民主推荐,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机构中新提名的中共人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进行民主推荐,发扬了党内民主,拓宽了选人视野,体现了公平公正,使新提名人选具有较好的民意基础,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推进党和国家高层领导新老交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起到重要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促进党内民主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非中共人选,中共中央分别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的意见。

  2008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会议,讨论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

  2月22日,中央政治局举行全体会议,讨论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提请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产生过程中,中共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意见,无论是中共人选还是非中共人选,都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反复沟通,充分酝酿。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就这次人事安排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又一次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表示,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体现了中共十七大精神,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广泛征求意见、充分酝酿协商的结果,考虑比较周全,都表示拥护和赞成。

  2月27日下午,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有关人选的推荐提名工作,也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各地各单位和有关方面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坚持标准条件,充分发扬民主,严格程序步骤,集体研究提出推荐人选。

  在各地各单位和有关方面推荐的基础上,经党内外反复酝酿协商,广泛听取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研究提出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人选建议名单。

2/4 < 1 2 3 4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