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已经圆满结束,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即将胜利闭幕。回顾十多天来收听收看两会报道的过程,有许多方面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重视民生,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高票通过,新一届国家和政府领导人陆续选出。同时,代表委员在两会上的观点交锋,为两会增添了新的气象。
两会的大部分时间是学习和讨论会议文件,在以往的两会中,很难看到代表或委员之间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争论的场面。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中,代表或委员之间经常出现不同观点,有些观点甚至针锋相对,媒体对此进行了充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有评论认为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笔者以为,代表委员在两会上“争吵”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争吵”出了思想解放。观点交锋就是代表委员对有些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对解决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不同观点能够在会上充分表达出来,说明代表委员思想解放。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解放思想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难以用老经验、老办法加以解决,只能用新思路、新措施进行突破。因此,解放思想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必然要求。两会期间的观点交锋,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次,“争吵”出了民主意识。两会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舞台,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既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对别人的观点发表意见包括不同意见,这说明两会充满了民主的气氛。民主是两会的灵魂,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两会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代表委员对某些问题展开争论,这正是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代表委员民主意识的增强,为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保证。
再次,“争吵”出了议事能力。两会出现观点交锋,说明代表委员都有各自独立的观点,不再人云亦云,而支撑自己见解的是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和深入思考。代表委员是参政议政的主体,他们的议事能力决定其参政议政的水平。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通过观点交锋,可以使代表委员收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的效果,从而完善或者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观点交锋中,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代表委员的风采。(作者:罗天梁)
责编:赵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