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赵丽宏日前在两会上提出了“将中国书法艺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和提案。他的这一提案缘于韩国人公开宣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对于中国书法是否有必要提出“申遗”,本报记者采访了书法界的力挺派和疑惑派。
韩称《兰亭序》是高丽纸写的
近年,韩国对于申遗非常积极,除了将“端午祭”申遗成功、还将“中医”改头换面为“韩医”也要申遗,现在又将目标投向书法。韩国一家博物馆馆长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甚至狂妄地提出要废除中国“书法”、日本“书道”等名称,而统一使用韩国的“书艺”。对此,赵丽宏建议,文化部应当成立中国书法申遗专家课题组,从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及它在中国当下生活中的影响着手,准备申报材料,尽快进入申报程序。国内的许多书法界人士也认为,书法申遗是主动应对文化危机,中国应当有所警觉并捍卫自己的文化权利。
伪考古终将成史上最大丑闻
“《兰亭序》用高丽纸写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高丽纸是在明代才传入中国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所王岳川副所长认为“《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这一说法十分可笑。王岳川为证明这一说法的荒谬,研究了大量历史资料,特地去安徽泾县做了中国“书法与纸”的历史考察。他发现,在宋代米芾记载了蚕茧纸,后来简称茧纸。“韩国人认为蚕茧纸就是高丽纸,那是错的,所以我在韩国的国际会议上已经提出过批评。”王岳川表示,韩国过分将中国文化据为己有,没有区分开来次生文化和原生文化,提出了许多荒唐可笑的观点,甚至说韩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这种伪考古使其最终成为世界考古史上最大的丑闻。”
力挺派:被抢再去争很蒙羞
“建议政府为中国书法申遗”的提案引起了书法界的广泛关注。
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教授、博士生导师、省书协副主席徐利明认为,“中国书法申遗很有必要,杭州西泠印社已经将中国篆刻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听说取得了初步进展。书法如果申遗成功,能引起世界的关注,并可以激励后人传承,对书法的发展与保护有意义。如果中国书法被韩国或日本抢先成功申遗,我们再去跟人家争谁是书法的原创国,这将是所有中国人蒙羞的事情。”
疑惑派:没必要过分紧张
“书法在中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即便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也有很大一批书法家和爱好者。”上海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戴小京却认为没有必要过分紧张。据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表明,中国书法近年来第一次超过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别中国的文化符号。不论中国书坛当下是衰微还是兴旺,中国依然是书法的大本营。戴小京反问:“如果书法没有了,申了遗又能怎样?这只是一个面子问题。关键在于最好的书法在哪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徐建融也提出了同样的疑惑:“大多数人都认为申遗是在为‘活化石’保留历史记录,登记不是目的,书法在中国并非濒临失传,通过申遗使书法在现实中发扬光大,这才是责任所在。”
本报记者 蔡震
责编:赵德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