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航母的一大克星
资料显示,二战期间航母通常不带火炮,但航母有护航舰队。航母舰队对潜艇的打击距离等于驱逐舰火炮的射程,而潜艇当时仍然是用直航鱼雷攻击,所以潜艇是无法接近航母到发射鱼雷的距离的。
可在二战结束60余年后的今天,潜艇技术有了极大的改变。如今,潜艇除有很好的隐身功能外,也能载许多威力巨大的武器。重要的是潜艇的攻击距离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过去潜艇要靠上去接近到1公里,最多几公里距离时才可能发射鱼雷,如今潜艇已可以携带射程200公里甚至是500公里的反舰导弹,可以在距离航母几百公里外就发动攻击。以潜艇兵力在敌航空母舰战斗群接近航路附近海域设伏、游猎,能达成出敌不意,破敌航母编队的目的。
与空中和水面威胁相比,航母战斗群对付水下潜艇的威胁要显得更困难一些。任何水面航母舰队是难以在距离潜艇几百公里距离上发动对潜艇的攻击的,因为在这样的距离上根本无法发现潜艇。当然,一艘大型航母的反潜兵力配置有多层:反潜机、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反潜直升机,以及反潜导弹和鱼雷等。不过,随着战略任务的调整与变化,航母战斗群中的反潜兵力有削减的趋势。而潜艇的攻舰能力有所增强,从而使得潜艇成为打击航母的有效武器。(科技日报 魏岳江 张强)
责编:尹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