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厉以宁:改革开放三十年 遗憾的三个问题
赵赫:“刚刚我们的经济学家谈到的这些方面虽然他们之间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基本上可以说我们还是围绕着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而谈。应该说改革开放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实践,难免会有挫折和不足,那么30年来,在你们心目当中,你们觉得最遗憾或者说没有达到你们理想预期的三个问题,又是哪三个问题?”
厉以宁:“你问谁?”
赵赫:“厉老先说吧。”
厉以宁:“我先说,第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说城乡二元体制基本上没有触动,因为农业的承包制还在承认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推进。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大的触动,所以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化速度比较慢,还有还产生一些权利不平等,像农民工这样的问题,所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个问题,就是行业垄断还没有消除,要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这种行业垄断,特别是跟行政垄断难分的这种(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改革,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当时种种原因,财政困难或者其他原因,因此推行得极慢,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但现在条件好了,所以要关注民生问题,这个要下一步再改,你看看怎么样。”
赵赫:“吴老呢?”
吴敬琏:“我有一点刚才跟厉教授是一致的,这个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是太迟缓了,这是93年中共中央的决定,而且有一些部门据我所知,很积极,但是碰到了很多阻碍,它的原因我看还不是什么财政困难,而是部门从自己的工作方便,从自己的权利,从自己的利益着眼太多,所以愿意保持旧体制,所以使它迟迟不能实现。”
厉以宁:“那你才说了两个,他问三个。”
赵赫:“每个人都要说出三个。”
吴敬琏:“另外两个,一个我认为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到位,那我们拿一个涉及到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的土地地权这个问题,像我的提法就是把田面权还给农民,就是在我们江南地区有田底权、田面权,所谓田面权就是永久的使用权,这是我们经济学上说跟级差地租相联系的那个产权,这个问题还得解决,不解决我们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是一个我觉得不够满意吧;
另外一个就是法制建设问题。因为市场经济这个东西它的核心问题就是自主决策的,是自由的交易,如果是一个什么行政的或者其他的权力在那里支配,这个东西根本不叫市场经济。所以这方面的改革进展太缓慢,就是说中共中央提出这个问题,也是97年的事情,建设法制国家。”
吴敬琏、厉以宁:三个层面展望中国改革的未来
赵赫:“俗话说30而立,2008年对中国改革来说应该是而立之年了,刚刚我们已经听到了我们的经济学家对于3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还有不足的一些分析和判断。应该说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既然是新的起点,我们需要对未来有更好的展望,接下来想请我们的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的未来为我们来进行一番展望,分别从国家、企业,还有我们普通老百姓三个层面,各自你们认为有什么样的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