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科院专家:纳税人有权知道科研人员做了什么

 

CCTV.com  2008年01月07日 06:07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7年12月26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孙万儒教授,在他的家里接受了本报专访。据他透露,老科学家们每场演讲的报酬是400元。这个“身价”,不要说和那些影视明星的出场费不能比,就是和那些高价辅导班的“名师”比也差距甚远。事实上,他们个个都是国宝,真正的中国科学界的明星,在他们心中,比钱重要千万倍的是,科普事业需要有人做,尤其需要最具科学长才的人来做,才能吸引尽可能多的青少年亲近科学、爱科学。

  中国青年报:社会上有种观念认为,没有能力做科研的人才去做科普,您怎么看?

  孙万儒:这是误解!我能做到,干嘛不做?很多人认为做科普的研究人员是“下里巴人”,是“不务正业”,但是科学研究要实现其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普通人都知道。而科普就是让人们都知道的途径之一。在美国,研究人员必须将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民众,因为民众是纳税人,他们有权利知道你做了什么,而国内的很多科研人员没有做到。

  中国青年报:事实上,在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中热衷科普的人较少,这是为什么?

  孙万儒:是的,太少了!首先是传统思维禁锢,认为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做科普;其次,很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确实压力大,没有多的精力去做科普。但是我希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都尽量去做科普,首先是让更多孩子了解科学技术,培养他们的兴趣;其次对自己也有好处。很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表达能力太差了――做出了成果,却说不出来。科普要求我们对语言进行加工、深化、提炼,对科技工作者来说也是进一步学习的过程,因为这不得不让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充实我们的讲义。

  中国青年报:有人说,科学家到45岁就基本定型,没有新的“生命力”了。在您看来,科研与科普是否存在“龄界点”?

  孙万儒:诺贝尔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60多岁,还有80多岁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生命力”不以年龄计算,关键在于是否有创新精神和一颗开放的心。从某些方面来说,老科学家更有经验,对其研究领域理解更透彻,如果他们思想开放,有创造力,他们会非常出色。做科普那就更没什么年龄限制了。

  中国青年报:现在艺术类培训很火爆,但是很少有家长带小孩参加科普类培训,有人戏说“当下的社会是科学给艺术打工”,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孙万儒:何止是“打工”啊?连“打工”都不如吧!面对当下的升学和就业压力,孩子、家长、老师有时候不得不做出妥协。以前我们到甘肃、陕西等地的小学、初中去做讲座,一些老师、校长对我们很冷淡,觉得我们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目前来看,学艺术、练体育是成功的捷径,因为大学有艺术类、体育类自主招生,但是没有科技类的。一个30岁的人,如果是学艺术的,也许他已经成名,家财万贯;而一个30岁的研究人员,还处在知识的积累中。

  科学家都是“苦行僧”,有信仰、有毅力方能成功。而成功的时候也许已经一把年纪了。所以不是还有部分科研人员为了快速成名,抄袭、剽窃吗?但是相比较而言,社会更需要科技人才。科技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是最大的。所以,这个要看一个人追求的是什么――荣华富贵,还是整个人类的进步?

  中国青年报:您用什么办法让孩子们爱听科普知识?

  孙万儒:深入浅出。孩子们不懂高深的东西,你要用生动浅显的例子、语言、表达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和他们进行互动,孩子们是很有兴趣的。

  当然,在一开始的科普实践中,由于没有经验,我们受到了很多打击。比如我们的讲义内容太深奥了,只顾自己在那里讲理论讲道理,按照给大学生或者研究人员讲课的方式给孩子们讲,但孩子们根本听不懂,便在下面打闹。其实孩子们是很喜欢科普知识的,只是很多科普人员不知该如何抓住他们的心。经过对讲课方式的调整和讲义的完善,例如加一些有趣的例子、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一些直观漂亮的图片,用这些他们喜欢的形式来吸引他们。现在,我们准备一个报告往往要用2到3年时间。我的一些报告讲了10年还在不断完善和修改,要保证讲的内容都是最新最前沿的东西,不要总是老掉牙。

  在做过讲座之后,很多老师给我们来信反映,孩子们在听完报告后,学习兴趣浓了――以前要鞭策他们学习,现在他们实现“自动化”了。科普可以让孩子们“自动化”,主动学习。

  中国青年报:科普演讲团的演讲内容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社会科学不需要普及吗?

  孙万儒:当然需要,但是目前来说相对还开展得较少。我觉得可能很多社科专家考虑到一些研究或者学术成果和当下的政策有一些出入,所以不敢讲,但我认为在适当的范围内确实应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让人们多知道些这方面的东西。同时,社会科学类讲座本来就少,很多讲座费还要好几千元,这个不叫科普。

  中国青年报:您认为中国要出现一大批科普方面的专著和专家,还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孙万儒:专著不少,但是比较滥――抄来抄去,没有独创性。很多写书的专家也没有跳出自己的框框,因为他们没有去做过科普研究,写出来的东西人们很难理解。所以专家们要明白,科普专著有自己的一套要求,就是通俗、生动、浅显。

  对于专家们,还是要走出传统思维模式。大家如果都不觉得做科普是“下里巴人”、“不务正业”,而是把它看成一个神圣的使命,都争先恐后地投入科普事业,那么我们国家的科普事业还怕后继无人吗?(肖舒楠)

责编:王玉西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