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视频]老汉用兔子孵小鸡

 

CCTV.com  2008年01月03日 16:42  来源:CCTV.com  

 


  老汉:你像哈尔滨的人,他喜欢冬泳,他那个冬泳自小就锻炼出来了,再一个,乞丐啊,十冬腊月,他也穿一个单皮,他也没有冻着,因为这个是长期低温条件下导致的。

  兔子体温是39.5度,比鸡的41度要低,按照老汉说的,是兔子的低温,把鸡锻炼出了免疫力。如果是这样,鸡体内就会有免疫抗体。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带已经出壳,和兔子生活了20多天的小鸡,进行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主持人:特异性抗体就是专门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比如,这只小鸡注射了这种抗体之后,它就不得这类疾病,或者说它得了这种病,它活了下来了,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于是它体内,也有了这种抗体,那么这种抗体,就是说要是不得病,不注射这种抗体,你体内就不会自然的产生。就好像我们人类注射的卡介苗,还有像牛痘这类针对某种疾病的这种防疫针一样,它都是指的是一种特异性抗体。而非特异性抗体,它针对,某一类疾病,而且是通过某一种疫苗无法产生的,这就是这两种抗体之间的,比较重要的区别。

  如果小鸡的体内没有特异性抗体,就证明这个特别的鸡和兔子相处的过程,也就没有给鸡提供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抵抗2003年村子里的那次鸡瘟。

  经过检查,老汉家的鸡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免疫能力。如果,真的是鸡瘟来了,他家的鸡是逃不过的。可是朴实村民说,2003年,别人家的鸡都死光了,老汉家的鸡逃过了一次鸡瘟,这似乎应该是事实。

  是不是原本老汉家鸡的品种,天生免疫能力就比较强呢?就好像野生的鸟类一样,不用注射疫苗,身体也照样很好,但是如果真的疫病来了,这些鸟同样是躲不过去的。我们请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专家,到老汉家现场查看,看看老汉家的鸡到底是什么特别的品种,怎么就具有了村民说的,抵抗鸡瘟的能力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玉鹏:所有的这些品种,都是咱们当地俗称的当地土杂种鸡。土种鸡,或者土杂种鸡。

  老汉家的鸡很平常,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有些怀疑老汉的话,是不是他和我们隐瞒了什么,给自己家的母鸡注射了疫苗,老汉也只是想,把这样特别孵化当成一个幌子,其实,小鸡已经从母鸡身上遗传到了抗体。

  主持人:专家说现在很多这个养鸡场场主,期盼着自己生出来的鸡繁殖率高,产蛋量大,因此就从源头上下功夫,比如培养种鸡的质量,同时也给它注射很多疫苗,防止再得病,也希望疫苗能够通过生蛋的方式,遗传给这些种鸡的后代。专家说,想法是好的,可不一定都能够实现,有的疫苗在母鸡打完之后,这个小鸡同样也要打,就是说它无法通过生蛋的方式,传给受精卵,因此必须等雏鸡长大之后再给它打,有一些也有可能通过这种母鸡生蛋这种方式,把这种抗体一代一代流传过来,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目前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只是专家告诉说这种方式也有可能可以。

  是不是老汉家的母鸡原本就已经有了抗体,是母鸡把抗体遗传给了小鸡呢?我们拿老汉家用做孵化小鸡的鸡蛋,进行抗体检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王晶钰:卵黄抗体来讲,里面这个新城疫(俗称鸡瘟)特异性抗体没有检测到。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专家又对孵化的温度、湿度等,进行了现场检查。首先检查的是温度,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玉鹏:在同一蛋面的,拿兔子孵化的温度,它的温差比较大,相差3度左右。

  小鸡的孵化过程有一个最适宜的温度,在这个适宜的温度下,蛋壳中的胚胎更容易健康成长。可是老汉孵化中巨大的温度变化,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对免疫又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用照蛋器检查没有孵出小鸡的蛋,检查发现,大部分都死在孵化前期,这也让老汉的孵化成功率非常低,不到60%。

  记者:这是多少个蛋出这些啊?

  老汉:这是40多个蛋,出得不到20只。

  老汉:弄了5只鹅蛋只出了一只鹅。

  而孵化厂把孵化的温度固定设置为37 .8度,并根据孵化时期的不同,进行温度的细微调节,翻蛋也是自动化进行的,这样的孵化方式,成功率则非常高,可以达到90%以上。老汉这种成功率不高的孵化过程,是很特别,可似乎没有什么道理能够给小鸡增强免疫能力。那么小鸡免疫力又来自什么呢?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原因,老汉又告诉我们,他家的鸡饲养的方式,就连鸡蛋的蛋黄,都比买来的更黄。

  老汉:这个蛋黄都黄一些。市场卖的都是纯白的

  老汉:市场上蛋,吃起来,好像水分比较大。

  记者:那您吃起来味道呢?

  老汉;味道,要比较好吃一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玉鹏:就是蛋黄里面含一些黄色素的问题,它与蛋的品质、蛋的质量,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也是有一些消费者,依据这个蛋的颜色是否黄一点、红一点,颜色略一点,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酷爱钻研的老汉,不但认真发展着特别的饲养鸡的方式,还在做着蒸汽育秧,给村子里的人们育苗。家里的鸡也是种类齐全,还准备让野鸡和家鸡进行杂交,来提高肉、蛋的品质。现场专家同期老汉:野鸡和那种绿壳蛋鸡啊?

  专家:野鸡和其他的蛋鸡是不能杂交的。

  老汉;不能啊!

  专家:咱们里养的这些叫家鸡,那些叫野鸡。还是有区别的。

  老汉朴实能干,他有着很大的志向。

  老汉:搞一种有野味,有无骨鸡,有地方土鸡,无公害的,不用添加剂的,为一体的这种鸡,投放市场。

  可是他也不能非常肯定地说,他的鸡为什么就能有,村民都非常信任的超强免疫力。目前来看,他所采用方式,似乎不能给鸡什么特别的。可按照朴实的村民说的,2003年,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家的鸡能够躲过一次鸡瘟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玉鹏:鸡群的感染,必须要有病源,即使有感染源,没有接触它,第二个,有些疫病,是能够通过空气传播,通过空气,这个病就不一定能吹到它这个鸡体上,你也不可能传染,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可是村民却非常坚信,他家的鸡就是好。

  村民:挺好养的。

  记者:有没有病过的?

  村民:就没有。

  村民:成活率高。

  朴实村民的话,肯定有他们的原因,老汉这种成功率不高的孵化,鸡蛋表面超过3度的巨大温差,是不是真的就让孵化出来的小鸡,虽然没有什么超强的免疫力,却会有其他的不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高玉鹏:这种变温的孵化,中间孵化过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有些胚胎,在发育前期、中期、甚至后期,由于不适应这个环境,它可能就死亡了,能活下了的东西,应该是比较优胜的。

  老汉的孵化方式使能够出壳的小鸡体质都比较好,但并没有抵抗鸡瘟的能力,可是村民为什么都如此坚信,兔子孵出来的鸡具有超强免疫能力呢?

  陕西中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心理学副教授张颖:作为一个群体,是一个共有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从众行为,也就是说,当个体生活在群体中的时候呢,往往有很多观念,行为,往往会受到群体的整个的引导。

  直到我们采访结束,老汉还是希望,我们的调查能够给他的孵化方式和小鸡与兔子放在一起的饲养方式,一个科学的评价。

  老汉:觉得我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实用的,我就心满意足了。

  老汉对他的孵化充满希望,可是专家们又会给出什么建议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经济动物学任战军:对于这种养殖方式,我个人认为是不能推广的,兔和鸡都有一些球虫病,还有其他一些动物患的疾病,对动物的产品,我认为安全性是不可靠的。

  主持人:专家告诉我们说,余老汉的这种孵化方式,实际上并不值得大规模推广,为什么呢?孵化率实在是太低了,只有不到60%。那么,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办法,只不过在胚胎发育的阶段,不给它提供足够的温度,结果导致有些体质不好的,就被自然淘汰掉了。那么专家也说,这种方法正是因为它的淘汰率实在是太高了,因此对于大规模养鸡专业户来说不值得推广。那么我们说到底,还是非常佩服余老汉的,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肯在自己干的这点事上,认认真真去琢磨,思索每一个环节,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责编:张托雅

3/3 < 1 2 3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