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白洁:用忠诚和生命守护天职

CCTV.com  2007年12月27日 08:54  来源:正义网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与你相视,清澈目光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沉静之美、成熟之美。

    与形形色色的罪犯对视,她以检察官的干练执著,斗智斗勇,令一个个对手心理崩溃;与一念之差的失足者对话,她精确把握法律界定的重罪与轻罪尽度,让对方明晰惩处标准,心服口服;排除案情猜疑,她为无辜者澄清事实,不让无罪的人受到有罪追究。她就是全国模范检察官、党的十七大代表白洁。走近白洁,细心品读她17年的从检生涯,无不处处见证了一个美丽姑娘聪颖、要强、坚忍不拔的勇气和毅力。

    17年来,白洁执法为民、秉公办案、心系群众、爱岗敬业,在身患妇科疑难疾病10年、隐瞒病情8年,历经4次大手术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毅力,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行行优秀。尤其在侦查监督科工作的7年间,她审查批捕各类案件1099件1976人,追捕漏犯63人,被誉为"办案状元";她业务精通,所办案件质量高、效果好,反响强,在省、市检察院7次案件质量评比中,抽查她的60多本卷宗全被评为优秀。她为民执法、人性化办案,即严惩了犯罪,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一方平安,受到当事人、案发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拥戴。她十二年如一日资助陕北佳县学生瑜磊从小学直到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

    对她的工作业绩,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先后被评为三门峡市优秀党员,河南省"五好"党员、"优秀共产党员",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检察院给她荣记个人一等功,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她"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共青团中央授予她"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今年6月,她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公正柔情的女检察官

    2000年3月,白洁如愿地来到侦查监督科工作,开始独立办案了。因为是新人,科长交给她一个案情相对简单的小案子--三名少年入室盗窃案。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似乎应该马上批捕。认真的白洁将简单的案卷看了三遍,笔录上一个细小的地方引起了她的注意--犯罪嫌疑人董某在第一次供述中称自己是1985年出生,在随后的笔录中都写着1983年出生。公安机关认为户籍证明董某是1983年出生的,可以认定他17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白洁提讯董某时,董某虽然说自己是1983年出生,但说的生肖却是1985年的生肖,而且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村少年显然不知道15岁和17岁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白洁决定亲自去董某居住的乡查个究竟,这一去就是三次。走访董某的父母时,白洁了解到董某是他们的大儿子,而他们是1984年结的婚;在小学老师那里,白洁了解到董某入学的学籍卡填写的是1985年出生;向与董某同龄的孩子询问时,也证实董某是1985年出生,属牛。

    错在哪儿呢?白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查,终于在当地派出所户籍管理员那里,找到了当年董某所在村上报的户口底册,查出董某的年龄出现偏差是因为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在录入电脑过程中,错将"1985"录成了"1983"。董某的实际年龄是15岁,应该不负刑事责任,最终,检察院作出了不批捕决定,给了董某一个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机会。如今,董某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工作,经常寄点钱回家,董爸爸常说"检察官公正"。

    还有一起简单的故意伤害案件:兄弟二人为了争着孝敬母亲而大打出手。看完案卷,白洁陷入了沉思: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孤苦无助地坐在房檐下,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儿子厮打,她无力劝阻,只有呆呆地坐着,浑浊的眼中尽是失望……

    这对亲兄弟原本协商,母亲由弟弟赡养,但哥哥总是不放心母亲,每天从田里回来,总要到弟弟家看望母亲,每做顿好吃的,也要端给母亲一份。按道理,这再正常不过了,可时间长了,弟弟就不愿意了,觉得哥哥对自己不放心。

    一天,哥哥再一次去看母亲时?两人发生了冲突,继而发展到大打出手,结果哥哥打伤了弟弟,触犯了法律。白洁觉得,如果把哥哥批捕了,他肯定会对弟弟更加不满,兄弟二人的关系会更僵,最好的结果是对他们进行调解,让他们自己和解。

    那天,白洁找到了打人的哥哥。他还是那句话:"我孝敬我妈,打他没错。"白洁微微一笑:"打你弟弟,也算孝敬你妈?你妈能快乐吗?"一句话问得哥哥面红耳赤。白洁对哥哥说,你身为兄长,要宽宏大度,尊老爱幼。她找到弟弟劝解,你要体谅哥哥的苦衷,谁不渴望得到亲情的温暖。你们两个不如携起手来把日子过好,让母亲吃好、穿暖,心情愉快,安度晚年,这样不是更好吗?一席话说得兄弟两个又羞又愧,于是,他们主动和解,消除了隔阂。

    白洁经常说,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的最大惩罚,除此之外,我们是平等的。每次提讯后,白洁总是递上一张自己带来的面巾纸,让嫌疑人擦掉因为在笔录上按手印而留在手上的红印泥。

    这个小细节感动了很多嫌疑人。一次,白洁在提讯一名犯罪嫌疑人后,掏出面巾纸等对方擦净手指上的红印泥,正要离开时,这名嫌疑人突然回过头来说:"检察官,我……我还有一件事想要告诉你。"之后,他交代了另外一起伙同他人作案的经过,最终使一名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2004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因为寒冷,月光也有了几分寒意。"天这么冷,你就少写几个字,少问几句吧,看你的手冻得烂成这样!唉,看守所的提讯室里怎么也没个暖气。"母亲关切地说。白洁笑着对妈妈说:"人家提讯不是也一样吗,办案就是这样的。怎么能少说呀?每次和犯罪嫌疑人对视时,我都能发现他们眼中有真诚的东西,我希望他们能真的悔过。刑罚是对他们罪行的惩罚,但需要有人来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被害人,而且伤害了他们的家人和关心他们的亲人。哪怕是一个被判死刑的人,我也希望他在最后的几个月里可以告诉他的妈妈:'在这几个月里,我是一个好人。'

    白洁的这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届的关注。今年3月,一位侨居英国的李姓老华侨在看了香港《风凰卫视》关于白洁的报道后,专门给白洁打来电话。在电话里他说:在国外,由于对中国情况的不了解,人们对中国的人权保护状况多有诟病。白洁作为工作在中国最基层的一名普通检察官,在办理案件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司法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让旅居海外的华侨和他们周围的外国友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司法工作者、中国检察官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为华人、为中国赢得了尊严、信任和尊重。

    "你在办案中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今后,我们在查办案件中也要多些人文关怀,不但要把案子办成铁案,还要真正帮助违纪者自我反省、走上正路。"2007年4月11日,在开封市举行的河南省"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报告会结束后,开封市纪委的几名干部立即像追星似的追上了带病参加报告会的白洁,和她探讨工作。

    "追星就要追这样的'星'!"说起那天的事情,开封市纪委的这几位干部说,先进人物就应当成为社会公众追捧的"明星",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些浮躁、多些务实,少些功利、多些奉献。

    乐观坚强的共产党员

    1996年5月的一个夜晚,白洁的哭声惊动了她妈妈。这位善良、乐观的女孩是从来不哭的呀!白洁伏在桌上,抽动着双肩,桌上,一张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诊断书上写着:卵巢囊肿与子宫肌腺综合症。"我这个可怜的女子呀!"……

    白洁和家人不能接受这个结论,要强的白洁也不想因此而耽误工作,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意志与病魔抗争。她选择了保守疗法,药在家吃,班照常上。单位的同事都知道白洁身体不好,但大家也都知道,白洁从未因为身体不好请过病假、事假。白洁说:"看病是我的私事,工作和办案才是我的天职。"

    从此,白洁开始了求医问药的经历。从12岁那年做的心脏缺损修复手术算起,加上1996年到2004年的7年间做的三次大手术,四次大手术一次比一次痛苦,一次比一次要命,但白洁硬是咬牙坚持着。

    因为长期看病,白爸爸和白妈妈都习惯了白洁这样的生活:下班后,去家旁边的诊所打上吊针。因为不愿让诊所的工作人员晚下班,白洁总是擎着吊瓶走回家,在家里打完剩下的药,白爸爸和白妈妈都学会了换药和拔针。白洁这样形容她与病魔斗争的经历:"这种感觉就像与天争,上天给我一次痛苦和磨难,我挺过来了,看着他会怎样?他再给我一次痛苦和磨难,我又挺过来了,他还能怎样?他又给我一次痛苦,我再挺过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他认输,就是我认输。我,为什么要认输呢!"

    "妈妈,你说白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995年3月的一个夜晚,陕北佳县一个10岁的男孩在收到白洁汇给他的100元钱后,准备给她写信。月光下,这个小男孩用他稚嫩的字体写道:"我叫晓磊,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收到您救助的钱,我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我要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决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片爱心……"10年后,晓磊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中师范大学。

    晓磊和白洁都没有想到,这次资助持续了十多年。十多年来,白洁每个学期都要给晓磊寄去100元钱。100元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很多,但当时白洁每月的工资只有128元,晓磊每学期的学费需要20元,晓磊的爸爸--当地的一位小学教师,月工资只有38元。

    其实,资助晓磊两年后,白洁就病了,治病将原本就不富裕的白洁推进了入不敷出的困难境地。但白洁坚持,决不能让晓磊失学,影响孩子的一辈子。十多年里,白洁都准时地给晓磊寄钱寄物寄信。2005年暑假,当已是大学生的晓磊看到白洁阿姨和她父母的住房是那样的简陋和拥挤,用的还是一台20年前的电视机时,他被深深震撼了。当他知道白洁这些年来所遭遇的种种不幸时,这个20岁的小伙子失声痛哭。

    白洁说:"资助晓磊也让我感觉到世界充满了爱和希望,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激。"

    公仆情怀淡泊心

    "出名"之后的白洁,情怀依旧,只是更加忙碌。仅仅是各级组织安排的社会活动,就要她付出极大的精力和体力来应对。两上北京,巡回河南,深入三门峡城乡。身体上亟需休息调整的白洁,丝毫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

    在她作为河南省委"讲正气,树新风先进典型报告团"的一员,奔波在豫东、豫南大地的时候,白洁"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忍耐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给所到地市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带来心灵的震撼。那些天,连日的奔波劳累,她身体反应强烈,严重不适,但重任在肩,容不得半点懈怠,她振作精神,路上、车上,靠口服药品支撑,稍作休息,一到驻地就立即输液、打针,恢复体力。报告场场不误,场场精彩,场场感人至深,场场掌声如潮。

    "出名"之后的白洁,一如既往地在侦查监督岗位上工作着。今年5月29日,白洁被聘为"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爱心大使",在她被聘的第二天就跟随检察院"关注留守儿童爱心小分队",深入到灵宝市大王镇五中,为该校的48名留守儿童赠送了文具、书籍、篮球、羽毛球拍等学习、娱乐用品。在会上白洁深情地说:"我愿做所有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2007年6月,白洁光荣地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当选十七大代表后,白洁十分诚挚。她说:"对于党的十七大代表这个头衔,我觉得这是一份信任,一份托付。托付之重,责任之重,我都有点儿难以承受之感。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一个党代表的作用发挥好,把每一件案子办好,取得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现在办案,既注意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重视保障犯罪行为人的合法权益,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正在探索实行刑事和解制度,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之前,先在涉案双方进行调解,争取和解。"对于这项工作,白洁又作了新的探索。今年3月27日,该市某村二组组长贺某约同村三组组长姜某一起去划分村、组地界。在划分中由于意见分歧,争吵撕扯中贺某把姜某打为轻伤。6月12日,该案报捕至检察院。办理中白洁了解到一些情况:贺某为公事冲动出手伤人后非常后悔,其78岁高龄的父亲,患食道癌卧病在床已十多天滴水未尽,迫切需要儿子床前尽孝,因此姜某住院期间,贺某的家人多次到医院探望,希望得到谅解。白洁认为,此案如果简单批捕贺某,使他失去老父病危在侧尽孝机会,他不但自己会愧疚一辈子,而且会记恨姜某一辈子,甚至对政府产生不满;如果能够通过调解取得姜家原谅后"不批准逮捕"贺某,则贺某会感恩姜家一辈子。如此,有可能成为"宿敌"的两家,不仅前两辈人的世交可以延续,而且对孙辈今后的和谐相处更有好处,就下决心调解此案后,和同事带着礼物前去姜某家,被拒之门外;后来门进去了,又不理解,说一些难听的话。

    "当时那种进不去、出不来的尴尬,不是亲临亲为的人很难理解。但我想,啥叫执法为民?就是一案在手,首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两家和则两利,仇则两伤。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一定能握手言和的。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有耐心。"在这种思想支配下,经过7次在双方当事人中间的调解、斡旋,终于使姜家原谅了贺某,也使姜某得到了比较满意及时的赔偿。6月18日,灵宝市检察院对贺某作出了无逮捕必要的不予批准逮捕决定。由于执法思想、理念的调整和转变,这起案件的办案效果产生了重大变化,犯罪嫌疑人避免了被羁押之苦;他的家庭,避免了方方面面受牵扯之累。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白洁还心系检察事业,情注年轻干警。白洁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后,上级奖励她5000元奖金,拿到奖金后的她并没有把钱用于个人生活和看病,而是想着培养她、帮助她、鼓励她的灵宝市检察院和院里的全体干警。今年8月16日,她拿出部分奖金,亲自到灵宝市新华书店精心挑选了150多册文学、励志、法律工具等书籍,于17日上午全部赠送给了院团支部,鼓励年轻干警为检察事业多做贡献,做好贡献。灵宝市检察院为她举行了简单的赠书仪式,并为她专设了"白洁书柜"。如今,她赠送的这些书已在院青年干警中广泛借阅,成为青年干警学习、励志的"好伴侣"。

责编:张兰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