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日两国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吗

 

CCTV.com  2007年12月27日 08: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日两国能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吗?这取决于两国是否拥有共同的战略纽带,是否能够树立战略互信,是否能够增大战略互惠。

  中日是否拥有新的战略纽带

  冷战尚未结束的上世纪80年代,曾是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佳时期。很多人分析说,当时中日关系之所以能够顺利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共同对付来自北方的所谓苏联威胁的需要,这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战略纽带。冷战终结之后,这个共同的战略纽带不复存在。然而,当今环境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急速上升,环境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问题正在重塑国际关系和秩序,促使国际关系和秩序走向新的转折,促使人类文明走向新的进化。环境安全以及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很可能成为中日关系的新战略纽带。

  中日双方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尖锐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到大力加强为了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而开展安全合作的重要性。最近,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上郑重提出建立亚太地区“森林网络”的构想,将环境问题提高到亚太各国“集体安全”的高度。有鉴于此,中日动用和动员各自的力量,齐心协力,携手合作,与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一起,共同开展空前规模的植树造林和人工增加雨雪活动,阻止土地沙漠化和气候温暖化,以造福两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这可望成为增强中日新战略纽带的最实际、最有效的方式。

  中日能否实现战略互信

  为了增强中日的战略互信,消除两国之间的战略误判,需进一步解决影响两国战略互信的一系列课题。

  首先,双方能否正确对待对方国家的发展或崛起。日本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成为首先实现和平崛起的亚洲国家;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正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前进。

  如今,在日本方面,某些政治势力主张修改那部战后被当作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坚持和平发展的法理保证的现行宪法,“摆脱战后体制”,令人怀疑这是否意味着日本要放弃战后的和平发展道路,对此,日本确实需要明示其国家战略的今后目标和走向。

  在中国方面,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而且中国的和平发展决不是历史上霸权国家通过战争手段前后交替“崛起”的历史再现。

  第二,双方需明确地、言行一致地向世界宣示各自的根本的和长远的国家战略,不要让对方乃至国际社会感到你这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走向不清楚、很暧昧,不能确切知道你这个国家现在和将来究竟想干什么。在此基础上,双方需要认同对方国家的发展和战略不会对己方构成威胁,因而都不需要以所谓“对方的威胁”作为制定和实施各自国家战略的条件。与此同时,双方都给予对方国家以准确的战略定位,相互尊重,互相帮助,理解对方国家基于自身国家战略目标和利益的政治意志和诉求。

  第三,双方需要再次确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而且必须和平共处。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对意识形态差异宜淡化之,不要激化矛盾,对两国社会价值观的差异不应夸大。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意味着中国仍在摸索究竟应当建立什么样的、以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终极”的、无法超越的制度,对这一点,很多日本人也有类似的看法。因此,尽管中日之间存在着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差异,但不宜将这种差异夸大到相互对抗、水火不容的地步。

  对中日两国来说,更重要的是确认两国价值观的共同之处,比如,两国都追求和平发展,都重视环境保护,都反对恐怖主义,在国内都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重视保护人权等等。

  第四,双方都认同发展两国关系对所在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为了亚洲、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作为共同的战略目标,努力创造本国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日能否扩大战略互惠

  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在3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收获了“和则两利”的丰硕成果。今后,中日能否进一步扩大战略互惠,关键在于两国对“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个真理的认识,对于双方国家利益可能形成矛盾和冲突的部分,通过非对抗的方式妥善加以解决。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主权问题。日本需充分认清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利益的核心,不要挑战中国战略利益的底线。与此同时,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中国应有的海洋权益,不仅不会对日本的海洋权益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不会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日本不应该对“台独”势力发出错误的信号。

  发展中日关系就是不断妥善地处理两国间各种矛盾的过程。今后,中日面对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或者在某些问题上“旧病复发”之际,我们都应该理性地、从本国的战略目标和利益出发处理两国关系,摆脱诸如“个人信念”、“从感情出发”等缺乏基本外交常识的政策理念。

  无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对方的利益。无论是人与人的交往,还是国与国的交往,如果百分之百地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注定是交往不好的。邓小平说过,我们既要“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

  对于中日两国来说,能源是最需要合作的领域,也是最需要避免冲突与对抗的领域。一个洞若观火的道理是:中日在能源问题上搞对抗对两国都没有好处,一旦出现对抗只能是“得不偿失”。特别是在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上,尤其需要注意遵循维护两国关系的大局的原则。维护东亚地区和平的关键在于维护东海海域的和平;“资源诚可贵,环境价更高,若得和平世,两者皆可保”。

  总之,35年来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发展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和则两利”才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有理由相信中日两国政府一定能够顺应两国民心,进一步增强来之不易的两国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势头,促使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真正得以确立。 (冯昭奎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日本问题专家)

责编:朱真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