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南海I号出水后可能腐烂 部分瓷器已有裂缝

 

CCTV.com  2007年12月18日 10:5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专题:南海一号

   本报讯 (记者 许黎娜 通讯员 张健文)若一切顺利的话,“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将于下月出水。前天(2007年11月13日),36根底梁全部成功穿过沉井底部,“南海Ⅰ号”打捞工程闯过了最难关。但对考古人员来说,古船打捞上岸后的保护是更大的难题。

    古沉船装进“密封箱”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的总指挥吴建成介绍,昨天下午,已经成功穿了两块保泥板。

    共有35块钢制保泥板穿过沉井,放在底梁缝隙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从而把古船及周边淤泥和海水密封起来。

    这些保泥板可在15天内穿完,然后潜水员将对罩住南海I号的上、下沉井之间的连接板进行水下切割。分离后,上沉井将装载着“南海Ⅰ号”出水,而下沉井将被留在海底。

    据介绍,“南海Ⅰ号”和周边海水、泥沙以及沉井重约3500吨。预计12月15日左右,具有4000吨起吊能力的“华天龙”将进驻打捞现场对“南海Ⅰ号”进行吊装。

    出水只是长征第一步

    “‘南海Ⅰ号’打捞出水,只是万里长征走过的第一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昨日表示,对古船船体及船内文物的保护将是更艰巨的难题。

    据了解,早些年从“南海I号”上打捞出的几千件瓷器,已有部分出现了裂缝。主要因为脱盐脱水处理不当。魏峻介绍,这些古瓷器在海底浸泡了数百年,一旦离开原来的水环境,瓷器干燥后,表面的盐分结晶,把光滑的釉面胀裂,造成釉面粉碎性剥离。

    魏峻说,国内外对沉船打捞出的古瓷器进行脱盐脱水处理,迄今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理论性的标准做法,只能凭借各自经验去做。“南海Ⅰ号”在海底沉睡800多年而不腐烂,说明其所在的海底环境对船体有保护作用。然而,一旦离开海底环境,光照条件、水循环及沉船上附着的微生物等环境因素都将发生改变,这些很可能导致船体变黑、腐烂。

    “南海I号”出水后,将放置在灌满海水的“水晶宫”内。据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和中山大学生物科学院就此问题展开专项研究。它将为“水晶宫”内的海水温度、盐度、含氧量等各项指标提供科学数据,构建一个利于保护“南海Ⅰ号”的水环境。

责编:刘亚姝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