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新通讯:台湾金马影后杨惠姗倾情琉璃二十载

 

CCTV.com  2007年11月08日 0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湾影后、“琉璃艺术家”杨惠姗新近在上海又推力作,一座由不锈钢丝网编织成的巨型白牡丹,宽三十八米、高七点八米,装饰在上海新天地“琉璃博物馆”上,无疑成为该时尚地带又一个引入注目的现代艺术品。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中新社上海十一月七日电 题:金马影后杨惠姗倾情琉璃二十载

    中新社记者 许晓青

    “是牡丹,终究要绽放”。十一月初,在毗邻上海时尚地标“新天地”的马当路上,一朵跨度长达三十八米的“巨型银钢白牡丹”在风中摇曳身姿,成为沪上新景。这是台湾金马影后杨惠姗在息影二十年后,奉献给两岸艺术爱好者的又一力作。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海峡两岸恢复了隔绝近四十年的民间往来,两岸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也开始复苏、萌动。巧合的是,就在一九八七年,曾夺得金马影后等多项桂冠的台湾知名艺人杨惠姗告别影坛,携手夫婿张毅赴海外求学传统玻璃加工工艺,并创办了如今蜚声两岸的“琉璃工房”。

    二十年后,杨惠姗选择在上海首展她的最新作品,尝试将琉璃与高科技的数码艺术相融合,诉说对人生的全新感悟。

    展出现场,杨惠姗的二十年“琉璃之路”通过电影胶片、数码投影以及动漫效果被一一复原。观众可以见到,汉代中山靖王墓琉璃耳杯复制品被赋予了战火纷飞的数码科幻效果,还可亲身体验近代百位中外名人影像与数十尊琉璃碑帖艺术品交相辉映,形成似幻似真的光影造像。

    借助视频技术,人们仿佛走入了二十年的时空隧道。观众可以追寻,一九九三年,杨惠姗首度携琉璃作品返抵大陆时的情形。当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她的作品曾艳惊四座。进入一九九五年,在上海首展中,杨的作品再度引起轰动。专家认为,对于当时的内地观众来说,杨惠姗的到来,可谓一种时尚艺术的“新启蒙”。

    此番回顾展中,杨惠姗的影像创作团队,还首次尝试利用数码科技模拟敦煌壁画正逐步消逝的历程,启迪观众感悟保护历史遗存的迫切性。在影片题记中,杨惠姗表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关怀的事”。

    二00七年,对于杨惠姗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她的琉璃作品成为华人艺术的典范,入藏美国纽约康宁博物馆。这一题为《澄明之悟》的作品,是一朵正在绽放的透明牡丹,意境深远。同样在今年,杨惠姗的作品巨型琉璃“翠盘”,成为大陆复原三百年前全本昆曲《长生殿》的经典道具。当舞台上的“杨玉环”在“翠盘”上舞起霓裳羽衣时,杨惠姗的名字也留在了当代中国的戏曲史上。

    亲历了两岸文化交流的二十年,如今,已将事业扎根于上海和台北两地的杨惠姗表示,希望借上海这座怀旧的城市,使琉璃创作焕发新光彩。

责编:王玉西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