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党建巡礼:新世纪的大庆精神大庆人

 

CCTV.com  2007年09月25日 16:47  来源:新华网   
专题: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新华网哈尔滨9月25日电(记者高欣、王淮志、范迎春)午夜的一场暴风雪,使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遭受灾害性袭击--电力网络瘫痪,通讯系统中断,交通严重受阻。

    2万多口油井停产,每天将减产原油4万吨。

    暴风雪就是命令!漆黑的夜幕下,没膝的积雪中,千里油田出现了越来越多艰难移动的身影。数万人自发奔赴岗位,许多人徒步跋涉几个小时。

    奋战3天3夜,受灾油井全部恢复生产。

    2005年3月下旬的这一幕,彰显了危急关头“铁人”后辈的英雄本色,再现了渗入大庆人骨髓里“见困难就上”的大庆精神。

    源起于石油会战年代的大庆精神,发展浓缩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8个字,如今正在成为新世纪大庆人“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集体座右铭。

  

    9月15日,大庆油田1202钻井队的工人在钻井平台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勇 摄

    “干工作就要踏踏实实、爱岗就是爱国”

    ――这就是大庆人高度负责,产业报国,以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

    从那时起,大庆油田的名字,就一直与共和国的石油战略安全息息相关。

    进入新世纪,油田开采难度加大。大庆油田采用的3次采油技术比世界同类油田采收率提高10%-15%,但是3次采油的主要注剂表面活性剂依赖进口,不仅每年耗费大量外汇,而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一次技术研讨会上,表面活性剂的国产化问题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让我来试试。”油田研究院年仅30出头的伍晓林博士站起来说。面对资深专家们质疑而又期待的目光,他亮出了脑子里酝酿已久的思路。

    谁也没想到,小伍将成为这个世界尖端技术舞台上的“领衔主演”。整整3年,他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活性剂研究,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经过4000多次反复试验,他终于获得成功。推广应用后,每年为国家节约资金数以亿计。

    伍晓林出名了。一些外国公司派来“猎头”,以优厚待遇邀请他前去工作。一家公司还许诺先支付1000万元,他听罢一笑了之。如今,拥有“千万身价”的伍晓林成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仍旧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课题之中。

    “伍晓林只是油田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他们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融化到具体的职业精神里。”油田副总地质师、“新时期铁人”王启民说。

    今年54岁的高级工人技师何登龙是个“土专家”。因为急于编写职工多媒体培训教程,老何干脆把铺盖搬进办公室。虽然单位离家只有10分钟路程,他却已经半个月没有回家。

    老何办公桌上的电脑左右各有一个鼠标,一问才知道,因为每天用电脑工作十几个小时,两个鼠标便于用两只手换着操作。

    仅有初中文化的何登龙坚持几十年立足岗位自学,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命名的“技能专家”。他担任工人培训教师多年,已培训员工5000多名。近年来,他独立撰写140万字的培训教材,成为全国石油系统职工培训读本。在油田网站“老何为你解难题”专栏里,他被亲切地称为“工人博导”。

    谈到大庆精神,老何直白地说:“干工作就要踏踏实实,爱岗就是爱国。每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油田就能兴旺,就能给国家贡献更多的原油。”

    对于大庆人来说,爱国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立足本职、胸怀全局的自觉行动。曾在美国进修、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冯志强说:“只有在祖国、在国有企业,我才觉得从事的是事业,而非职业。”

    大庆共有6万多口油气井,星罗棋布在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基层站队采访,记者经常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单调枯燥而艰苦乏味的岗位上,石油人的脸上总会挂着充实和淡定的笑容?

    敖古拉采油队地处厂区百公里外的荒原上,职工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他们每天巡井两个多小时,要步行10多公里。

    “我们时常问自己:大庆油田为国家贡献19亿吨石油,我贡献了多少?想到这些,就不觉得辛苦了。”女工刘艳红说。其实,职工们在工作中创造的“少春扳手”“商氏三定法”等技术革新成果被油田广泛采用,创造效益数百万元。

    工作之余,队里根据不同爱好成立书法、绘画、摄影等兴趣小组,60多名职工人人参与。在一间专门的陈列室里,员工的得意之作可以自由展出、相互交换。

    那天,有一名职工过生日,队里刚好有车去厂区,顺路把他的妻子和孩子从百公里外接来,党支部送上了鲜花、蛋糕和写满祝福的贺卡。生日晚宴虽然和平常伙食差不多,但是气氛异常热闹。当过生日的小伙子和妻子同唱《十五的月亮》时,许多人的眼圈湿润了。

    他们是光荣的大庆人,也是一群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百年油田不是神话,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

    ――这就是大庆人持续创新、顽强拼搏、矢志谋求资源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创业精神

    一座“退休”的井架屹立在采油二厂。这是当年铁人们靠人拉肩扛立起的井架,犹如丰碑镌刻着“创建百年油田”几个大字,旁边是铁人率领1205钻井队打下的第一口油井。

    这口年近半百的“文物井”,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为共和国的经济命脉输入新鲜“血液”。侧耳倾听,管线里油液澎湃的流淌声仿佛回放着铁人的铿锵话语:“把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几十年风雨兼程,大庆人的创业激情从未泯灭。面对新形势,他们更是把创业与创新融为一体,一心谋求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作为采掘型企业,经过40多年高速开发,资源储量递减是不可逆转的现实。2003年,大庆原油产量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后首次调减至5000万吨以下。

    大庆红旗还能打多久?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巴库”?一时间,巨大的舆论压力袭来。如何破解这道世界级难题,决定着油田未来的命运,更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这就是大庆人给世界的答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玉普描述了“百年油田”的创业前景:到2010年,油气当量稳产4200万吨以上,2020年油气当量稳产4000万吨以上;到2060年开发百年时,大庆油田将依然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在世界石油工业史上,许多与大庆同等规模的油田都是昙花一现,仅能保持一二十年高产稳产,“百年油田”岂不如同神话。

    大庆人的“底气”由何而来?

    油气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和根基。王玉普对此信心十足:目前松辽盆地北部及外围油田还有几十亿吨有待探明和发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已探明的部分中还有30多亿吨剩余储量。

    “百年油田不是神话,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 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曾玉康说。

    大庆人二次创业的宏图可以从外部市场开拓中略见一斑。以往,大庆油田一直都是“坐地经营”,到上世纪末,外部市场的产值还几乎为零。

    2001年春天,曾玉康率领工程技术队伍来到河北一家油田。“我们是来找饭吃的。”曾玉康开门见山的一句话令对方领导震惊。大庆是他们心目中的“老大哥”,而对掌门人曾玉康,他们更是仰慕已久。

    曾玉康解释说,随着油田的发展,特别是改制重组后,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吃不饱”。此番前来,是参加你们油田改造工程竞标的。此后,凭借技术、装备、人才的优势,大庆“铁军”在这家油田连年承揽关键项目,被甲方誉为“免检工程”。

    凭借过硬的实力,大庆的路桥建设队伍开赴辽宁,参加沈大公路改扩建工程,被树为“样板”;在西安,大庆建筑队伍被奉为“座上宾”:大庆油田信得过,我们一百个放心!

    6年来,大庆油田300多支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已经进入全国29个省市、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收入上百亿元。

    走出去为大庆人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1年7月,GW58钻井队开赴委内瑞拉承担作业任务。这是大庆油田第一支闯出国门的队伍。在那里,他们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人一天喝掉5公斤水,却排不出一泡尿,打出了世界顶尖级钻井速度,实现了铁人“把井打到国外去”的夙愿。

    “走出大庆,我是大庆人;走出中国,我是中国人。”2005年,大庆油田在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首次独立勘探开发3个石油区块。当地一家报纸报道:“在蒙古的草原深处,飘动着许多红旗,那是中国铁人的旗帜。”“他们的精神和干劲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蒙古人。”

    “谁丢了优良传统,谁就是历史罪人”

    ――这就是大庆人“三老四严”、诚实守信、努力打造一流企业和过硬队伍的求实精神

    在中国,大庆1205钻井队的名字广为人知。但人们或许不知道这个队还有一段不“光彩”的记录:1961年,他们打的一口井偏斜了3.5度,最后“缺陷井”被填上重打。人们由此记住了铁人的名言:“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后代的检验!”

    如今,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大庆人严细认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没有变。

    一位女工刷电机外壳时漏刷了一条凹槽;站区塑像底座的一小块瓷砖脱落了一周却无人察觉。这是发生在油田基层站队的两件小事。但在大庆人眼里,却要把“小事看大”。两家单位立即组织职工自查:“工作标准漏了什么?”“作风丢了什么?”查找差距、弥补不足。

    几年前,油田投资亿元建设了样板化工程中十六联合站,但在投产之初却暴露出大大小小上百个质量问题。

    为此,油田召开大规模现场会,查摆问题、找出病根:问题出在质量上,根源在于思想上。于是,一场为期一年的继承“三老四严”传统大讨论随即展开,一批干部受到了严肃处理。

    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油田。但是,“样板站”并没有因此“趴”下:“谁丢了优良传统,谁就是历史罪人”。经过严格整改和严细管理,2003年这个站被中国石油集团授予“百面红旗单位”。

    不久前,在大庆调研的一位国家机关的同志慕名来到中十六联合站“微服私访”。在一台备用的柴油机前,他带着白手套在机壳底下摸了一遍,结果没有一点尘渍。这位同志叹服了:“大庆,果然了不起。”

    采油49队是一个“老标杆”,管理着10多平方公里内的213口油水井。职工把生产管理内容细化成14个单元、263个部位,对每口井的“脾气”都了如指掌。他们发明的“一井一法”,使本队的采收率高于全厂平均值4%。

    翻开这个队的生产报表,记者发现所有的记录都如同出自一人之手。其实,队里73个人填写报表时一律使用仿宋体,字体大小、行间距都保持一致。不仔细看,很难看出多少差别。

    严谨求实不等于保守。关键时刻,大庆人敢于承担责任和风险。

    2002年5月,甲醇厂主生产装置出现故障,被迫停产。由于装置和技术是从瑞士引进的,属于专利技术,按常规要请外国专家前来处理。但是,请外国专家至少要耽搁半个月。

    技术人员反复研究,决定自己动手修复。因厂长外出,在家主持工作的厂党委书记陈宏信坐镇现场。望着人们担心的面孔,陈宏信说:“要多做几套方案,务求万无一失。修好了,功劳归你们;出问题,我负责!”奋战2天,装置修好了,企业因此避免了几百万元损失。

    “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这就是大庆人攻坚克难、勇挑重担、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的奉献精神

  

    9月15日,大庆油田的一名工人在钻井平台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勇 摄

    在铁人纪念馆,记者看到许多与铁人同期“老会战”的名字被加上了黑框。铁人们离去了,他们为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奉献了热血年华和宝贵生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党组书记蒋洁敏饱含深情地说。

    当历史进入新纪元,大庆油田已成为崛起在荒原上的一座现代石油新城。广场上,老年秧歌队载歌载舞;绿地间,孩子们尽情嬉戏;小区里,邻里们亲热地唠着家常;街道上,消遣的人们悠闲地漫步。放眼望去,一栋栋楼房披上了彩衣,一排排翠柳绿意盎然,一汪汪碧水倒映蓝天。

    在共享发展成果的今天,大庆人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忘我奉献的新篇章。

    2005年7月25日深夜,大庆发生里氏5.1级地震,油田部分生产生活设施损坏严重。

    在接近震中的采油六厂,200多口油井停产,18栋居民楼遭受重创。在余震未消之时,当班的1000多名职工一个不少,许多倒班休息的职工主动赶回单位投入抢修。

    六厂三矿的几栋住宅楼墙体出现裂缝,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许多居民忙着撤离,但是没有一名当班职工请假照管家人、搬运东西。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生产。

    讲述这段故事的一位老同志问记者:“你们说,有什么样的物质刺激能让人在危急关头如此忘我?”

    地震发生时,钻井一公司总工程师张书瑞正率队在前线进行深井钻探试验。感觉到大地在晃动,他迅速操起电话:“你的队有没有伤亡?”“马上检查井架基础!”……

    打了几十个电话,确定每个岗位安然无恙,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直到这时,他才终于可以给远在市区的家人报一声平安、送一声问候。今年43岁的张书瑞参加工作21年,先后参加了23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有8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

    与张书瑞年龄相仿的姜传金,在事业的黄金季节,生命却遭遇了一道艰难的门槛。

    1998年,姜传金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换肾手术半年后,他毅然回到实验室。不久,油田为解决深层天然气开采难题加紧攻关,从事石油地质研究的小姜主动请缨,担任了火山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组长。

    在电脑前经常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过度劳累对处于换肾排异反应期的他,无异于透支生命,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仅用3年时间,他带领项目组破解了地下5000米火山岩“基因密码”,准确地描绘出深层天然气形成的地质剖面图,攻克了火山岩气藏储层识别预测技术这个世界级难题。

    项目评审那天,姜传金拖着羸弱的身体上台答辩,握着激光笔的手止不住地颤抖,投影屏幕上的红点像火苗一样上下跳动。答辩结束时,会场突然一片寂静。紧接着,几乎所有人都是流着眼泪报以热烈的掌声。

    姜传金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上万亿立方米的储量前景,大庆由此发现我国东部陆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开创了油气并举的新局面。

    或许,人们了解更多的是大庆人工作的敬业和艰苦,却很少知道他们也有“玩命”的时候。

    2004年7月,升深2号气井因套管腐蚀发生气体泄漏,一旦失控爆炸,方圆几公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油田决定进行永久性封堵。

    附近的居民全部撤离了,承担封堵任务的修井107队却迎险而上,30名队员主动在“军令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封堵当天,现场气氛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尽管安装了上万美元的进口消音设备,井内巨大的压力仍然顶得阀门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使周围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

    队长赵传利带领5名党员组成“敢死队”,登上井口执行最危险的拆卸任务。经过40分钟生死较量,“气老虎”被降服了。在场的特聘专家赞叹:“真像战场一样让人心颤,不愧是大庆的铁军!”

    回忆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赵传利一脸平静:“当时一个心眼完成任务,别的没想那么多。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这就是新世纪大庆人的代表,身躯里积聚的是铁人奉献精神的无穷力量。

    “神舟6号”发射成功后,大庆举办了中国载人航天科技成果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代表感慨地说,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人的“上天”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国人的“入地”精神。有了“上天、入地”的精神,中华民族将无往而不胜!

    相关链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三老四严”

    新华网哈尔滨9月25日电(记者高欣、王淮志、范迎春)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概括地说,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主要包括“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后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所谓“三老四严”,“三老”指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责编:李星池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