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香港八达通]香港德辅道之二――咸鱼生意海味街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9日 08:43 来源:CCTV.com
进入[直通香港(news)]>>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昨天我们给您介绍了德辅道的海上街,那么今天我们今天继续讲述德辅道的故事。从位于西环的电车总站出发,坐在叮叮当当响着的电车上,行驶在德辅道西古老街道上,一路能看到好多年深月久的建筑。香港最著名的海味市场就坐落在这里。

    由于香港的地铁工程只修到上环,因此反而令西环这片地方保留了更多的旧城区特色,这里被港人戏称为“唐人街”。

    当中环热闹繁华的办公区已经曲终人散时,西环的夜才刚刚开始。

    电车在德辅道西纵横交错的窄街小巷之间缓缓行驶,不时发出到站后丁丁当当的提示声。在这里,水果档与大排挡相邻,海货的腥味夹杂着刚出炉的蛋塔香,穿一身黑香云纱中装的阿伯,以一口浓重的本土话,在沿着马路的凉茶铺柜台上与人聊天,真有时光倒流70年的感觉。

    20世纪初是德辅道西的鼎盛时期,当时这条长不过300米的街道上,8成以上的店铺经营的都是咸鱼生意,满街都是潮州话和卜卜嗒嗒的木屐声。道路两旁粗粗的石柱上,密密麻麻写着该处店铺的店号,一看就是很传统的色彩。

    后来,咸鱼铺逐渐减少,海味铺逐渐增多。德辅道西也有了一个别名,叫作“海味街”。

    几十年过去了,这里仍然集中着大量海味、南北货等的批发铺。沿途所见多为一家家海产品批发店。阵阵咸鱼味从敞开的电车车窗飘进来,乘坐的人们仿佛呼吸着过往岁月的辛酸与甜蜜。

    这是德辅道西的一家海味老店,名叫海昌隆。

    这里仍然保留着很多海味店的老规矩。譬如,摆放整齐的货品上丝毫找不到标注的价格,客人购买时,必须向员工询问售价。而员工会相互询问入货价,但却不能让客人听到,所以员工相互之间都有暗语。德辅道西上的每间海味店都有自己的暗语,目的是方便店内员工沟通。暗语除了数字以外,甚至还有诗句。

    52年前,当时只有17岁的麦澄波决定发展自己的海味事业,转眼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海昌隆号已经是德辅道西一带数一数二的老字号。

    海昌隆号老板 麦澄波:其实海味街是这几年才叫的,以前这个西区全部的楼,最高的只有四层,多数是三层。那个天台就用来晒咸鱼,现在改成了高楼大厦,变得晒咸鱼没得到做,所以形成了海味铺比较多,所以叫海味街。以前的这些楼宇,一买就买一座或者租也是一座,所以上宿下铺。

    从海味街转一个弯,就到了文咸西街,海味街的海味大都来自这里,每天早上麦澄波都会来这里看看货,顺便了解一下今天的行情。

    海昌隆号老板 麦澄波:这是大卖手。

    他是我卖手。

    在文咸西街上,几乎每一家海味商户都有自己精明的卖手,华人传统行业中讨价还价是一门学问,因此深谙此道的卖手在生意往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麦澄波:算便宜点,便宜点啦,便宜点啦。把货装起来。写张单子给我,这是鲍鱼,鲍鱼按大小分一级二级大概三级了,这是关参,这种干贝全部都来自日本,北海道的。

    在很多人眼里,香港经济的好坏从海味铺的生意就可以反映出来。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很多顾客购买海味都非常豪爽。一开口就说:“有什么货式最靓?”“称几斤给我!”据说十几年前的海昌隆有一位女熟客,带了20多万元现金来买海产品,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银行甚至派了专人陪伴。但自从97金融风暴之后,这样一掷千金的豪客已经找不到了。

    和麦澄波一样,这里的批发商大多也上了岁数,在他们的记忆里,文咸西街昔日的热闹喧嚣是难以忘却的。文咸西街是连接德辅道西和德辅道中的一条交通要道,早期进入香港的华人在这里聚居,并在这里发展了自己的传统行业。请继续关注香港德辅道之三――文咸西街与南北行。

责编:赵巍

1/1页
相关视频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