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李鸿昌:进一步发挥投资在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作用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9日 07:42 来源:人民日报
专题:落实科学发展观

  人民日报消息: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投资工作中――

  进一步发挥投资在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作用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我国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中部地区的发展实际来看,实现中部崛起应当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尤其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投资工作中。

   促进中部崛起应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应当看到,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不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投资不足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200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为48.6%,中部6省为44.3%,比全国低4.3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投资6776元,中部6省为447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如果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就更大。不可否认,目前全国的投资率偏高,但中部6省的投资率仅略高于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因此,在我国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初期实现中部崛起,应鼓励资本向中部转移,适当加大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

  同时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部地区在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坚决避免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牺牲资源和环境求发展等情况。这就要求中部地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投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崛起。

   发挥投资作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更好地发挥投资在促进中部崛起中的作用,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投资工作中。为此,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着眼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则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因此,实现中部崛起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的粗放型工业化道路,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不可持续的。实现中部崛起,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中部的投资和发展,无论是对现有工业进行改造和升级还是新上项目,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

  着眼于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部的城镇化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大力推进城镇化,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要以就业为前提,这就要求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来推进城镇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缺乏产业发展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镇、导致出现大量城市贫民的教训值得汲取。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不能孤立发展,而且即使今后城镇化达到了较高程度,还会有大量农民留在农村。因此,必须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这就要求兼顾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方面的投资,既推进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工业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又推进城镇化、打造城市群。只有科学统筹和分配两方面的投资,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既保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保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着眼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中部地区人口集中且农村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就业(包括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压力很大。中部地区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居民收入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在现阶段强调加强投资、发展经济,必须把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作为一个重要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的投资和发展,才是有活力、有后劲、可持续的。

  着眼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部地区是我国能源、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的重要基地,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中部崛起,需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不发展、发展慢,难以实现崛起;不顾条件盲目投资、片面追求发展速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转变增长方式,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比如,避免上能耗高、污染环境的项目,鼓励投资于再生能源项目、环保型项目,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于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等。这些方面的投资不仅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而且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实践表明,投资的多少不是经济发展是否粗放的决定性因素,投资的方向和结构以及技术含量的高低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中部地区在实现崛起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实际,在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上下功夫,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崛起,使崛起真正造福于民。(李鸿昌)

责编:刘彦妤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