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励:从戈壁滩到实验室,在国防科技战线“乘风破浪”

军人风采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胡杨不惧沙暴肆虐、严寒酷暑,被称为“沙漠英雄树”。在戈壁与胡杨的邂逅,是张励此生国防事业的开始。

穿上军装,投身国防建设,张励在荒漠戈壁驻守15年;脱下军装,即将40岁时开启仿真研究之路,凭着那股韧劲,她成为扎根航天第一线、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的仿真技术领域领军人物。

大漠胡杨御边关

1983年,大学毕业后的张励来到身处戈壁的某试验基地,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科技工作者。

“那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环境,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发个电报都要两三天,写信要十天半个月才能送到,感觉好像与世隔绝了。”在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上工作和生活,不仅考验着张励的耐力,同时也在磨砺她的意志力。

张励回忆,入伍的第一天,是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那一天,我确实不再普通,因为我感觉穿上这身衣服,就比普通人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当时她22岁,第一次见到了胡杨,也第一次见到只在书本上看过的“导弹”。专业的差异、靶场鉴定工作的专业性、缺少可借鉴的材料、工作条件的艰苦……一切都令初出茅庐的她深感压力,甚至彻夜难眠。但仅是几天后,她便捧起了人生第一本飞行器专业书籍《有翼导弹引论》,决心从零开始,啃下这个硬骨头。

谈到拼劲,张励一直说,爸爸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人。这个松花江畔长大的小女孩,6岁时就跟着爸爸学起了游泳。至今,她仍然记得当时的感受:“水流很急,迎着面冲来,根本就不能停歇,只能奋力地游,直到游到对岸。”

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励一待就是15年。她说:“我觉得到了这么艰苦的地方,如果混日子,都对不起这份艰苦。既然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事,对得起自己,更对得起这身军装。”

第二个“战斗基地”

1998年,挥别军营,张励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年近40岁的她,再次面临一个全新的领域--战术武器仿真验证,该领域被称为型号研制全过程必不可少的最关键技术。

张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慎思而后行”。仿真研究与张励在部队从事的试验鉴定工作,在流程、标准等方面都不相同,她也因此遇到了很多困难。她花了几天时间赶出来的第一份设计报告,问题重重,满页都是修改批注。受到打击的同时,张励也深深感受到新的岗位需要从头开始。为了迎头赶上,她白天待在实验室,晚上加班加点学习国内外专业知识。

专业初创,张励发现,仿真验证似乎有一个不可打破的“规律”——型号产品试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故障,出现故障就要连续修上几天,修完再进行试验;下一次产品来试验的时候,再故障,再返修……如此往复,工作被动、提心吊胆不说,每次还要遭型号方的“吐槽”。“周检吧!”她下达了命令。不管有没有任务,必须常规一周检查一次。

简单的“周检”发挥了巨大的效能,型号方连连传来好评,新技术也在不断尝试中取得了进展。2006年,张励把眼光投到了更远的地方——国内其他单位都达到什么程度了?国外呢?通过对标,她一次次找方向……从入门到晋级,再到升级,张励的仿真之旅最终浓缩在试验室的系统中,成为行业的翘楚。

而此时,八部的仿真事业也真正由“小仿真”步入“大仿真”的整合之路:2007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战术导弹仿真中心成立,2008年仿真独立建室,200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战术导弹仿真中心正式挂牌,近几年,更在光学/电磁复合物理场仿真及复杂多系统联合仿真等方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八部仿真事业发展速度之快,为行业称道。而这时的张励,开始惦记的是心中的“根”。

“根”植心中的无限牵挂

张励常常和年轻人聊起戈壁上的胡杨:“没有一种植物,像胡杨一样那么持久地坚守在贫瘠和干旱中。因为他们有着坚韧的根。仿真人,是型号发展的根。”

仿真专业涉及多个技术方向,科研任务又来自多个条线。在任务分配时,张励结合个人特点,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她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巧妙地把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几年间,张励作为联合导师,帮助团队里近十名青年到各大高校深造并取得博士学位。如今,年轻的仿真人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建设集仿真技术创新体系规划、仿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仿真自主可控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

在张励的心中,永远装着的是战术武器仿真中心的专业发展。“这也许就是一个退役军人对国防建设的责任感,是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对航天事业的忠诚。”张励说。(文/弟辰晨 视频/杨兆荃 校对/姜成)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