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历史,留给每个国家腾飞的机遇是有限的,谁最先走出国内的困境,谁最先体现出社会制度的优势,谁就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赢得先机。而脱贫这个世界难题便是我们绕不过的必答题。
在曾经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贫困。风、沙、烈日、苦水、闭塞、酷暑严寒统治着这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就在这片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却有两百万人在繁衍生息。
千百年来,他们用人类生存的极限,去挑战自然力量的极限,祖祖辈辈无法摆脱苦难生活。24年前“西海固”面临的发展困局,是当时全国8千万贫困人口的极限缩影。
贫困,不应是一种命运
这里不缺历史和记忆,不缺湛蓝的天空,也不缺勤劳的双手。可这片土地上两百万人的出路在哪?改变的力量,来自2000公里外的福建。宁夏、福建,曾经很远,如今很近,只因24年跨越山与海的守望与相助。
1996年,在党中央作出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下,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
习近平:“这是一个战略决定。”(1997年时任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领导小组组长的讲话)
1996年10月,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成立,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任组长。
林月婵是当时福建省扶贫办主任,习近平叫林月婵带几个部门去宁夏看一看。
于是,1997年3月,她第一次来到宁夏。当时,闽宁两省区既没有直达火车,也不通航班,坐汽车至少要走3天。
从这一次开始,直到2007年退休,她先后到宁夏40多次,与这片土地上的贫困家庭产生命运的交集。
1996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当时就定了福建和宁夏两个省区政府每年举行一次联席会议,以两年为一届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福建沿海选出8个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县市,对口帮扶宁夏8个国家级贫困县。
此后的24年,先后有11批183名福建挂职干部来到宁夏“西海固”,还有专家院士、志愿者2000多人前来支援教育、医疗、农业。
在各界力量的推动下,福建和宁夏20多个省级部门、80多个县级部门结成了帮扶关系,建设了110个闽宁示范村。一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的新模式诞生,联席会议、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作为扶贫协作机制延续了下来。
既要战胜自然,也要战胜历史
第一批福建援宁干部刚到这样严酷的环境就倍受考验,在海拔高度2050米的隆德县,高原反应让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几乎每天都会流鼻血,喝了这里的水,他们会连续几天拉肚子。
从最艰难的打井窖、改梯田开始,在一个常年被水遗忘的黄土沟里反复勘察,历经80多天,在“无水区”打出了一口400多米深的井,被誉为生命工程第一井,日出水量800立方米。
出水那天,当地农民含着泪,喝下了第一口清纯的水……
同时展开的还有吊庄移民、兴建希望小学、办工厂、劳务输出、建设闽宁村等扶贫举措。
闽宁镇,是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缩影和见证。
1997年,这里是一片戈壁滩,“空中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砾满地跑”。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6个村,6万多人口,这里崛起了一座城市。昔日的“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改变的,不仅仅是贫困户的命运
这个账本记录了2004年秋天的收入,最少的是19元,最多的140元。账本的主人是刘昌富,别看这上面的数字每一笔都不多,加起来他挣到了29000元,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的舞台上,他背来了自家种植的蘑菇。今年,跟着扶贫工作队的老师一起,他又加种了8亩地的巨菌草,等到秋天能赚3万块钱。要知道,没种蘑菇之前,他月收入也就1000多元。
1998年他刚从西吉县搬下来,没有地,非常穷,小孩子上学的两块五他都拿不出来。那时候菌草扶贫工作队来教他们种蘑菇,当地人见过蘑菇的都很少。
所以很多人看刘昌富笑话:别瞎折腾了,老老实实种土豆吧。等到菇贩子来收蘑菇的时候,刘昌富赚到了800块钱,16张50元的,他从来没一次性拿到过那么多钱,“比过年还高兴!”
整个大棚的蘑菇卖完,他赚到了7000块钱,比过去一年赚的都多。那些看笑话的人看见刘昌富赚了钱,也都来一起学着种蘑菇。扶贫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吃饱饭,更要让老百姓赚到钱,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有一个名字也因此常常被乡民念叨:乡民们口中的“扶贫状元”和“菌草之父”——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
这一片戈壁滩已经荒芜了数亿年,土壤贫瘠,土里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块,连雨水都存不住,庄稼肯定种不出来。所以,最初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是菌草和葡萄。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接下了福建省扶贫小组的任务。
54岁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带着六舱菌种,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到当地已经晚上10点多了,林占熺顾不上吃饭,就拿着手电到百姓的窑洞看:这窑洞到底有多大多深?种菇能种多少?
他明白,要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参与,这技术一定要简化、还得投入少。在村民家废弃的土窑里,林占熺和助手攻关技术让村民们迎来了丰收。
山里人第一次尝到了蘑菇的滋味,赞口不绝。可接下来的难题,林占熺也未曾经历过。
由于缺乏销售经验,村民们只能看着成山的蘑菇干着急。闽宁两省区扶贫办主任在银川召开会议,提出了宁夏菌草技术扶贫采用专家承包的意见。
看到亟待脱贫的乡亲们,嘴里说不敢做的林占熺,还是扛下了担子,签订了包种包销包技术指导的承包合同。
林占熺带着菇样,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地跑起了市场。戈壁滩上的蘑菇被运往到国内各地,高峰时期,银川至上海飞机的货舱内全部被戈壁滩上的蘑菇装满。
来自福建的生命之绿涂抹在戈壁滩,不起眼的小小菌草帮助着越来越多的宁夏人致富。
在对外扶贫上,他们还将菌草技术传播至全球101个国家。这就是一种闽宁精神。
如今闽宁镇不只有菌草产业,还有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
农业扶贫、科技扶贫让这片土地上有了生机。“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8000多人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为6万多人的“金沙滩”。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除了像林占熺一样的专家为他们带来技术,还有一支来自市场的力量。
爱拼才会赢
32年前,18岁的福建小伙子黄添进揣着借来的三千块钱北上银川,就这样,他成了福建到宁夏从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
黄添进的员工,主体来自“西海固”,看到“西海固”的员工,他就想起自己的过去,他开始思考能做些什么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闽宁协作扶贫给黄添进带来了新的机遇。2013年,黄添进投资1.3亿元在银川建了一座食品加工厂,公司年产值1亿多元。
2015年,黄添进当选为宁夏福建总商会会长。
宁夏给予了闽商广阔的发展空间,黄添进和许多的闽商早已深深扎根于此。1990年,黄添进一家子就全部来到了银川,有三个小孩都在银川出生长大,孩子们去外地上完大学,本来有很好的机会留在外地或者沿海,黄添进动员他们全部回到了银川。
如今,他的两个女儿都成家了,对象都找的宁夏本地人。从刚开始一家五口人到现在十几口人,四世同堂,银川成了黄添进的第二故乡。
宁夏和福建,自然禀赋各异,彼此优势互补。从菌草、马铃薯等产业起步,宁夏和福建实现了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
截至2019年底,已有5600家企业(商户)入驻宁夏,8万多福建人在宁从业,并帮助4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实现稳定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这被他们称作是“铁杆庄稼”。
不是给予,而是引路
扶贫济困的最高境界,不是给予,而是引路。
两年一届,福建向宁夏派出挂职干部。从温润的东南沿海来到干冷的西北高原。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干部走到百姓心上去,称自己的重量。
从县域经济百强县闽侯,来到国家级贫困县隆德,福建第十批、第十一批挂职干部樊学双,在隆德县任副县长。
樊学双把他的宝贝带到了《时代楷模发布厅》现场,这是一份申请,来自一个特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不是向政府寻求帮助的,而是申请一家三口主动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写申请的人叫辛宝同。大学毕业后,疾病让他走进人生的灰暗面。为治病,家中欠下近30万元外债。一年后,他下身瘫痪;祸不单行,他父亲也因车祸全身瘫痪!一家有两个重度残疾,除了社会兜底资金,此前,全家一年就靠1000块钱的土地流转金生活。
那是什么样的底气,能让他主动放弃帮扶?
当地还有很多这样情况的残障人士,在河南农村贫困家庭长大的樊学双,对贫困又没处使劲儿的无奈感同身受。
他多方筹措资金,在隆德县建立了宁夏第一家县级残疾人托养创业服务中心,辛宝同和父母成为第一批入住托养的受益者,吃住全部免费。
有大学学历的辛宝同发挥特长,“晋升”为该中心电商平台管理员,每月收入2000元,他记得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给了妈妈,妈妈抱着他就哭了。
后来,樊学双鼓励创办残疾人电商协会,从注册到培训,辛宝同发现都是樊县长亲自跟他对接。有一次谈完业务回家上车时,由于辛宝同不方便,樊县长二话不说抱住他的腿、抬他上车。当时他鞋上有泥,碰了樊县长一身灰,樊县长反而怕把他弄伤了。
辛宝同一年挣了将近13万,成了致富带头人,带动了全县2390个人的分红。他母亲也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制作人造花,母子俩都有了收入,全家的日子顿时柳暗花明。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在贫困地区,教育总是站在最关键的位置。改变一代人的素质和命运,就能改变贫困地区的整体社会进程,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这是福建赴宁支教教师间流传最多的一句话。教育,永远是人类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最伟大的工具。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24年里,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宁教师队伍带着希望而来。山里的孩子,从福建老师的身上萌生了去看大海的心愿。而援宁教师带来的,是比海更广阔的世界。
见到如今的王巧琳,你完全无法想象,打扮得体的她,曾经深陷贫困的泥沼。
20年前,王巧琳的父亲干农活摔断了腿。之后他们天天过着就盐巴吃土豆的苦日子。她家里种了麦子,却舍不得吃,因为那是要卖了换钱,给他们读书的。
绝望、痛苦,无助,她目光所及最远的地方就是那一方小小的县城,那是一个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当李丹的汇款打到王巧琳的账户上,那一刻,王巧琳感觉失而复得。仿佛拿到了一张走向山外的通行证,沉甸甸的。
李丹(左一)
福建女孩李丹想要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2006年的秋天,她暂别工作两年的学校,瞒着父母,加入了闽宁对口帮扶队伍,来到隆德县第二中学支教。
她悄悄留下特困生,用微薄的工资请他们下馆子。家里寄来肉松、烤鱼片,她全都分给学生。
李丹日记——我要用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告诉他们书本上的知识和大山外的世界。
不止是李丹资助了王巧琳,从福建来到宁夏支教的老师们都是如此。
千千万万个李丹给贫寒学子送来了希望。福建老师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援,更是“爱拼才会赢”的福建精神。王巧琳永远记着李丹的父亲对她说过的那句话:考到成怎么样、考到哪去,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从六盘山那里走出来!
可李丹来不及看见她走出大学、走出大山了。2008年,李丹因急性白血病去世,生命在最美好的年华戛然而止。王巧琳欠下了一句对李丹的感谢,但她用尽了下半生来书写感恩。
多年过去了,王巧琳活成了李丹的影子。王巧琳经常和李丹的父母视频。她还会来福州看望李丹的父母,管李丹的妈妈也叫“妈妈”。她说,最怕看到福州的老两口寂寞。
六盘山高,闽江水长。援宁支教的教师们躬身为桥,消弭了隔山跨海的距离。
24年里,闽宁对口扶贫新建扩建学校236所,资助了贫困学生9万多名。如今的宁夏正在向昔日的“世界级贫困”告别: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5年末的58.12万人下降到2019年底的1.8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5%下降到0.47%。
2020年,宁夏最后剩下的1个贫困县(西吉县)和1.88万贫困人口将如期脱贫退出!
情深若海,功高齐天
一群人,从大海边深入黄土高原,带来资金、资源、技术和经验,还有拼搏的精神。他们把贫困地区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业,把数百万贫困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久久为功,用一代人的时间改天换地。
从世界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是只能在中国发生的奇迹。
他们是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真挚厚重的人民情怀、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在《时代楷模发布厅》现场,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梁言顺为他们的代表颁发奖牌和证书。
在宁夏李旺希望小学国旗下的纪念碑上,有着这八个字:“情深若海,功高齐天。”
这份情,超越了感激,超越了依赖,
已成为一种相互扶持的情谊。
那些跨越山海的往来,
都将成为山海携手的见证。
每个倾尽全力付出的身影,
都在时空中清晰定格,
八闽与宁夏的故事,
会随着时间,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