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董淑云):“穿上防护服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的确是很干,有一段时间我的嘴角一直是爆皮的状态,但是能克服。”
刘晴是北京科技大学2019级研究生,3月22日至3月29日,她和学校的其他29名师生在北京新国展境外旅客集散地担任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外防输入。为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控防线,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新国展)作为首都机场入境北京旅客的转运集散地于3月10日正式启用,直到3月31日入境人员分流转送任务结束。
3月15日,北京科技大学发出新国展志愿者报名的通知,刘晴第一时间报了名。
据了解,为做好外籍人士返京疫情防控工作,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派出两名青年教师和28名青年学生共30名志愿者奔赴新国展防控一线。
作为第二批志愿者,北京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接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接力棒”后,便投入到了为入境旅客提供翻译服务、路线指引、失物招领、行李查询等工作当中。
刘晴报名后便接到校团委的电话,告知她被选定为带队老师,协助团委的老师做一些除了志愿服务之外的组织工作。除了带一个班的同学在翻译岗提供翻译服务外,刘晴还负责宣传、资料收集等工作。
“我们一般分为三班,一个班次六七个小时,”但工作时间其实并不那么固定,刘晴说,“最早六点钟就要开始接班,晚班要看最晚一班航班什么时候落地,我们再根据最后的这批旅客的到达时间来决定我们的下班时间。有时候最晚会到凌晨一点多。”
语言翻译工作看似简单,而实际上面对外籍旅客不同的需求,更需要志愿者们随机应变。
在新国展志愿服务的第一天,刘晴就遇到了一位蒙古籍旅客,“当时所有外籍旅客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刘晴记得,这名旅客本想在中国转机,再飞回蒙古国,但他手机卡在中国无法使用,他的国家也不清楚他现在的情况,导致他在北京滞留了一天。刘晴帮着这名旅客抬着他的行李箱在整个新国展大厅来回走,寻找能帮到他的办事点。其间,刘晴让这名旅客用她的手机号连上网,而旅客最终也跟大使馆联系上,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当时看到他满脸的疲惫,很无助,我就希望能够多帮他一些,让他能早点回家。”虽然自己已经穿着防护服工作了一天,但当这名旅客问她是不是很累时,刘晴回答说,“我不累,能帮到您就好!”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态度不太好的旅客,面对这种情况,刘晴和其他志愿者更多的是理解。
“我记得有一名旅客,来了之后就直奔我们翻译岗这边,特别生气地表示他不愿意隔离,也不管我们说什么,他先把他的情绪发泄给我们。”耐心听完这名旅客说的话之后,刘晴才知道他并不是入境人员,而是从深圳飞过来的,在机场跟着入境旅客的路线来到了新国展。
面对情绪激动的旅客,刘晴用很平静的语气跟他解释,并把他指引到了另一个能帮他解决问题的办事点。刘晴说:“他可能也是因为身在异乡,还要面对隔离等问题,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他的这些情绪。”
到达新国展之前,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刘晴还会有些许犹豫;但到了新国展之后,刘晴觉得“穿上防护服之后就不害怕了,就想一心去完成好我们的工作”。
也正是穿上了防护服,刘晴更能体会到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不易,有时候能感觉到口罩真的很勒,“勒到感觉鼻梁就要断了,耳朵也特别难受”。
为了保持防护服的密闭性,穿上之后就不能喝水。这种缺水的状态,刘晴也曾有过深刻体验。
2015年,本该读大三的刘晴选择“携笔从戎”,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军的号召,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我们在训练场上也是长时间地处于缺水的状态,尤其是我们去拉练的时候”,当兵的历练也让她在志愿者岗位上坚持了下来。
“我真的很敬佩也很羡慕那些保家卫国的军人们,当兵的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勇敢,更想去冲锋在前。”而这次加入志愿者,刘晴也实现了自己宅在家里时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机会,让这些情怀也好精神也好,能够落到实处。”
在新国展志愿服务的9天时间内,北科大青年志愿者帮助了76名外国朋友,还与公安局、文旅局的工作人员合作解决了一些棘手的问题。疫情当前,志愿者们便是守护国门的战士,就像刘晴说的:“不守好大家,哪来的小家呢?我们也长大了,是能够用实际行动为抗疫事业做一些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