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奏曲】“相濡以沫”二十年,宅家两个月后他们决定相忘于江湖

来源:央视网  |  2020年04月11日 04:17
央视网 | 2020年04月11日 04:1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若怡):“我爸妈终于要离婚了!”小朱长吁了一口气,她说,最开始的失落几乎是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

  小朱早就习惯了父母“吵架——冷战——和解——再吵架——再冷战——再和解”的日子,她也知道他们不离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她,所以每次当她忍不住想说“你们干脆离了算了”时都会话到嘴边又咽下,她害怕伤了父母的心。

  时间流逝,小朱本以为父母年龄都不小了,折腾不动了,没想到疫情期间宅家的两个月,却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小朱的父母不是个例。随着抗“疫”隔离期结束,各地民政部门复工,很多夫妻走出家门,走进民政局。3月份,中国的离婚率激增,“西安离婚预约爆炸”和“达州婚姻登记处复工近百对预约离婚”两话题的阅读量达到了8600多万,郑州市金水区的离婚预约已经排到了五月份……

  有媒体评论称,若离别使人们感情加深,那近距离相处时间过多可能导致相反结果。

  01

  疫情初期,很多网友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家里的长辈太不重视,“怎么劝说父母戴口罩”和“防控肺炎父母不听劝怎么办”一度登上热搜榜单。

  小朱的爸爸便是其中一员。无论小朱如何强调“少出门,戴口罩”,老朱都嗤之以鼻。小朱说她爸爸是越被劝,越逆反,“没这个传染病的时候我爸巴不得能一直不下楼,现在倒好,必须天天跑楼下抽烟,不让去还不行”。

  四年前,小朱考到了外地的大学,小朱的父母在工作上进入“半退休”状态。为了消磨无聊的时间,也为了避免每天大眼瞪小眼的尴尬,老朱专门从同事家抱来一条小狗养着。但到了今年,原本买狗粮和遛狗的值班表被打乱,为了能有更多出门的机会,小朱的父母争着下楼遛狗放风。养狗的建议最初是老朱提的,平时也是老朱照顾得比较多,这段时间小朱妈妈突然冒出来“抢”狗,让老朱觉得很委屈,“你妈真的不可理喻,我永远没法跟她讲道理。”

  最大争执爆发于春节。按照往年的习俗,他们一家三口初一回小朱爸爸老家,初二回小朱妈妈老家。年前,小朱妈妈看疫情形势不妙,决定初二暂时先不回乡下探亲。老朱则是一意孤行地要求全家必须回一趟小朱爷爷奶奶家,用老朱自己的话说“我哥我姐都回去,就咱家事儿多?也不怕人家背地里笑话。”小朱承认,当时在饭桌上,自己和妈妈的脸色都不好看,跟谈笑风生的老朱对比鲜明,“尤其是我叔用他自己的筷子给我夹菜的时候,我根本不想说‘谢谢’,我整个人都窒息了!”

  从老家回来,老朱被小朱和小朱母亲彻底“隔离”:单独的餐具、单独的日用品、单独的卫生间。小朱怕她爸身上有病毒,小朱妈妈则是嫌“闹心”。

  “其实你爸就是一个自私自利、死要面子的人,还自大得不得了。”小朱明白,比起出轨、家暴等,老朱的缺点在小朱妈妈看来并非不可容忍,只是这次的疫情不仅将这些细节性缺陷通通暴露,还一再放大。小朱妈妈觉得多说无益,与其慢慢耗尽余下的情分倒不如彻底分开图个清静,反正小朱也长大了。

  02

  针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变化,某媒体在网上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的情侣在疫情期间分手,这些人中有近三万人将分手理由归为“酒肉情侣”——指离开吃吃玩玩等娱乐活动之后,情侣之间更多的是平淡和信任危机。

  小情侣们因为不能见面分手,而小朱父母这样的老夫老妻,却因为在同一屋檐下太久而相看两厌。

  今年年初,小朱给全家报了去重庆的旅游团,想借机缓和一下老两口的关系,后来所有国内旅游团被取消,计划就此作罢。“谢天谢地没去成,我怕他俩在重庆也能吵起来。”再谈起这件事,小朱说自己一点儿都不觉得遗憾。

  疫情防控期间,预约离婚的不少,预约后又取消的也不少。某民政工作人员就表示,有很多夫妻在网上预约了要离婚,因为不能立即办手续,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又冷静下来,直接爽约。

  小朱坚信自己父母不会出现这种“年轻小夫妻才会有的状况”,因为在她看来,对于离婚,他们早已考虑了好多年,剩下这层薄薄的窗户纸糊在那里,然后被居家期间日益激化的矛盾捅破了。

  前些天管控放松,老朱搬回了单位分配的旧房子,小朱和妈妈继续住在后来购置的新房里。小朱在微信里询问老朱的近况,老朱说自己现在和小朱妈妈眼中的“狐朋狗友”喝酒聚餐不亦乐乎,而小朱妈妈也很满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朱终于不在眼前晃悠了。

  对于未来,小朱想的是走一步看一步,“他们分居的事我奶奶家和我姥爷家都还不知道,说不定等他俩到了需要老伴的年龄也会复合,但看样子还得多等几年”。

编辑:董淑云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变奏曲】“相濡以沫”二十年,宅家两个月后他们决定相忘于江湖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