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勤部部长王长军:下一阶段应该是阵地战、持久战
面孔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0日 16:45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汝希 张恪忞 编导 张紫曦): 2月2日,解放军筹组950名医务人员,与前期抽组的450名医务人员统一编组,奔赴武汉,承担火神山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这些医务人员是如何做到“零感染”的?疾控是守护生命的前哨和盾牌,在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中,疾控又是如何精准及时守住防线的?央视网记者专访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勤部部长王长军,听他讲述火神山医院的抗“疫”故事。

 

央视网记者:作为军队联合专家组组长和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您是什么时候来到武汉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王长军:我是1月28日晚上接到上级的通知,1月29日下午赶到武汉。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2月1日晚上我们筹备组移师火神山医院。当时,我们从空无一人的马路进入火神山以后,看见建设中的火神山医院灯火通明、机械轰鸣,成百上千的工人穿梭忙碌,与封闭的城市街道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当时我的深切体会就是,武汉人民在面对这场大灾大疫面前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和力量,我深受感动,也深受鼓舞。我充满了信心,坚信我们这次抗击疫情一定能取得胜利,武汉必胜!

 

央视网记者:联合专家组从开始到现在承担了哪些任务,遇到了哪些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困难?

王长军:我们专家组要做好疫情防控的战斗队,一个目标就是瞄准医护人员的零感染,我们要做专业的感控防护员。第二个就是要针对临床主要的“卡脖子”问题,做好合格的病毒检测员。第三个要严防传染病病例的传播和扩散,做好我们武汉部队疫情防控的督导员。到目前为止,我们总体感觉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我们离胜利越来越近。

困难主要出现在疫情的早期,一个是我们对防控策略的选择非常艰难。传染病防控,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它需要按照非常严格的规范来作为职业指导,但是在这种重大突发情况的处置过程中,我们没有多少机会,没有多少时间。另外一个是早期的培训非常困难。军队运行的三家医院都是新建或者由综合专科医院改建而成,不具备传染病救治的基础设施,每个医院的情况不同,这时我们的指导专家感控科人员就需要带着医护人员一遍一遍熟悉这些通道,了解这些规范。那段时期也是我印象最深,感觉最艰难的时候。

 

央视网记者:火神山医院病毒核酸检测开展的情况如何?核酸检测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王长军:核酸检测应该说是传染病病原临床确诊和疗效评价非常重要的“金标准”,火神山医院始建之初没有考虑这一平台的建立,但是随着病人的收治,临床的迫切需要,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平台,获得了湖北省相应的检测资质,正常运行。这一块工作我们从2月19日开始正式运行,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检测6000多人份,最高检测量达到了每天420多人份。

我个人觉得,病毒核酸检测对于新冠肺炎这种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的病原鉴定、传染病确诊病例的诊断,及后期临床新疗法评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央视网记者:疾控是守护生命的前哨和盾牌,如何守好门,如何在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上做好应急处置,精准及时守住防线?

王长军:疾控是群体健康的守护人,但是在实践中,作为一个新发突发传染病,要想做到精准和及时,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一个未知疾病的出现,从最早临床一线的“吹哨人”,到卫生机构的监测报告,再到整个疾控体系的专业人员的评估,最后到后期的预警和防控,这中间环节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延误都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我个人觉得,在处理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时,按照“未知视为可能”理念处置,在精准和及时这两个方面需要有所取舍,可能需要放弃一部分精准,将关口前移,在及时上下功夫。

 

央视网记者:现阶段到了疫情防控的平稳期,也是不可掉以轻心的时候,目前联合专家组工作的侧重点在哪?

王长军:应该说我们前一阶段主要是疫情防控的攻坚战,下一阶段应该是一个阵地战、持久战,主要的目标仍然是保证医护人员的零感染,我们要持续抓好医护人员院感措施制度的落实。下一阶段还有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我们专家组要发挥我们的技术优势,配合临床救治,开展病原进化分析,开展新疗法新技术的临床评价来服务临床救治。

 

央视网记者:有人说疾控跟医院的感控科一样,都是默默无闻出成绩的部门,这是否会导致人才培养逐渐“势弱”等问题,您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和建议?

王长军:首先,疾控工作的利他属性就决定了这份工作可能就是默默无闻的,我们从事这个职业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从国家层面看,我们国家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明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们健康中国建设的卫生工作方针,疾控实际上是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从社会和公众的视角来看,疾控作为群体健康的守护人,大家对这一点的认知和认可还远远不够。社会上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疾控都在做什么,在为公众做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更多地需要我们疾控人来反思自身。

编辑:王汝希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