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院长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杨进:建立社区哨点,对居民健康的监测不能流于形式
面孔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30日 09:26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琪 编导 张玉玲):2月中旬,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杨进作为四川省第七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率医疗队员直抵抗疫一线,至今已战斗一个多月。重压之下,如何保证队伍高效运转?如何形成最佳救治方案?如何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央视网记者近日专访了杨进副院长,听他讲述一线硬核抗疫故事。

 

央视网记者:四川省第七批医疗队到达武汉时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最困难的什么?

杨进: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救治任务、病人数量非常大,救治的准备时间非常短。我们13号才到,14号开始准备,24小时不到,15号一天128个患者就已经全部入住。整个医疗队进行了内部的整合,实现了我们的“床等人”。

 

央视网记者:医疗队针对危重症患者采取了哪些救治方案?

杨进:我们对重症患者的轻重程度做了一个梳理,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极危重症患者,我们划为红区;第二个部分,我们叫做重症患者,划为黄区;还有一部分相对来说不是重症,病情比较轻或者重症没那么重,我们作为轻症。

把病人进行梳理以后,再来看我们的队员、医生、护士,根据病人进行匹配。希望通过正常的匹配,以最佳的救治力量对极重症患者进行救治。

每一次的联合医务会上,我们会提出病区内一些重症患者的会诊方式,还有一些处理意见。我们也在四川队队内进行讨论,形成对患者最佳的救治方案。

 

央视网记者:四川省医疗队在感染防控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对以后的传染病防控有什么借鉴意义?

杨进:我们驻地的院感防控要求从驻地进门开始,然后在房间以及电梯间等所有的生活区域和生活空间都实施有效的、合理的、科学化的院感防控策略。我们配上院感防护专员,定期、不定期地对所有院感的环节进行检查。

在医院,我们所有进到病房的队员在进病房之前都相互检查。穿戴防护服时,既要达到防护要求,又不过分防护。

 

央视网记者:我国的疾控系统还有哪些可以发展的空间?

杨进:我个人觉得我们国家的疾控系统还有非常大的建设空间和建设条件。第一个就是社区内哨点的建立,建立哨点医院或者哨点卫生所,甚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也要重新建立,对居民健康的监测和监控不能够流于形势。

第二个应该做好战备物资的管理,建立人员调度常态化运行机制,保证在疫情发生的时候能够迅速有效地调集物资,筹足所有的医务人员投入战斗。

第三个是需要统筹某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区域内的医疗力量和环节,构建一个疾控体系和救治体系。整合所有的社会力量,达到全员防控的目的。

 

央视网记者:亲自带队到一线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

杨进:每天最感动的是我们在一线工作的护士、医生,还有所有这些被救治的患者朋友们,他们身体康复或者得到救治以后给我们真诚的回馈和真诚的感谢,这是最让我们感动的。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我们病区的患者更好地得到救治,而且逐步正常地出院,这是最大的成就感。

我们四川队来到武汉,除了普通的救治工作之外,我们要做的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感恩。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踏实工作、努力奋斗,能够回馈武汉人民,回馈大家12年前对四川的关爱和关心。

 

央视网记者:现在大家在疫情防控上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杨进:在这个阶段还是应该严格地遵循相应的纪律要求,一定不能够思想松懈,所有的前期防控体系和标准都不能够松懈,从行为、思想和步调上都跟所有的前线指挥保持一致,才能够最终战胜疫情。

编辑:刘畅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