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复工复产注入金融活水

来源: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9日 10:38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9日 10:38
原标题:为复工复产注入金融活水(财经眼·宏观政策加力 对冲疫情影响②)
正在加载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国开行 制图:汪哲平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国开行 制图:汪哲平

  运用结构性工具精准施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一系列应对措施灵活适度,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把专项再贷款用在“刀刃”上,精准支持重点保供企业

  1月31日,人民银行宣布,将向9家主要全国性银行和10个重点省市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资金,向重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如今,这一政策的出台已满月,专项再贷款落地跑出了“加速度”。

  截至3月2日,金融机构运用专项再贷款向2674家名单内企业发放贷款1173亿元。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贷款成本平均不到1.3%。

  专项再贷款落地有多快?

  不到一个月时间,人民银行已发放专项再贷款超1800亿元,有力支持了银行向保供企业发放贷款。

  济生医用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自贡市唯一一家生产医用口罩的企业,也在全省第一批19家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企业名单中。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但受资金限制导致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短缺,产能无法提升。

  得知这一情况后,农业银行自贡分行在人民银行自贡中心支行指导下,迅速开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2月7日,成功向这家企业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的优惠利率贷款100万元。从尽职调查到发放贷款仅用了33个小时。目前该企业已将资金投入原材料采购中,口罩产能很快将增至日产10万个。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积极支持重要医用物资设备制造企业增产保供,指导银行为企业授信开辟“绿色通道”,开展线上审批授信;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加强部门协同,支持银行简化审批环节,结合金融机构实际情况,采用信用方式发放专项再贷款。

  “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在审核贷款的同时,指导企业及时向省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申请纳入名单。金融机构拿到企业名单之后,原则上1天,最长2天,要将贷款发放到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说。

  专项再贷款是救急的钱,既享受优惠利率,又有财政贴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保障资金精准投放,严格执行名单制、加强贷后管理等,是普遍采取的方式。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加大对12家专项再贷款承接行的指导,坚持重点企业名单制管理,坚持合格贷款标准,坚持合理定价;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及时制定下发浙江省支持防疫专项再贷款实施细则,及时落实金融机构日报机制,建立通报制度,强化督查考核。

  “专项再贷款资金必须运用于重点企业防控疫情需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用于重点企业的一般性资金需求,资金封闭使用。专项再贷款发放采取‘先贷后借’的报销制,保证资金投向更为精准。”刘国强说。

  专项再贷款在“量”和“价”上保证名单内的保供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恢复产能,与此同时,一些更注重普惠的货币政策也陆续推出。近日,人民银行表示,在前期已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

  “前期的专项再贷款实行企业名单制管理,严格限定资金用途,这是为了保证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低成本资金第一时间精准流向重点保供企业。近期增加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是普惠性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支持,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更好发挥再贷款资金的激励撬动作用。”刘国强说。

  政策性银行在逆周期调节、支持补短板上发挥积极作用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浙江单体一次性投资最大的项目。受疫情影响,浙石化成品油、石化产品等需求萎缩,销售压力增加,二期项目的建设进度也受到影响。

  国家开发银行积极响应企业需求,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迅速完成合同签订、贷款发放工作,2月19日向该项目提供专项贷款1.5亿美元和5亿元人民币,并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向企业让利超过1000万元。

  “政策性银行在逆周期调节、支持补短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要通过增加信贷总量投放、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刘国强说。

  ——推进重大工程建设。

  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工程建设,国开行专门设立了1300亿元人民币、50亿美元外币的专项流动资金贷款,简化前期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分行,确保专项贷款及时有效满足企业所需。截至2月26日,国开行专项流动资金贷款实现本外币发放1215亿元。

  ——支持春耕备耕等农业生产。

  农发行积极支持各类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进行春耕生产,加大对各类粮食收储、流通、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证粮食产量基本稳定。截至2月29日,全行共发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140亿元。今年以来,农发行已累计投放生猪贷款43.38亿元,其中通过疫情防控应急业务通道发放贷款22.65亿元。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央行会支持3家政策性银行继续发挥更大作用,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对制造业企业,支持进出口银行对外贸企业,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对生猪生产全产业链企业扩大融资支持。

  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货币政策是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更加灵活适度?

  2月3日和4日,人民银行累计开展1.7万亿元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对维护节后开市初期市场流动性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近期通过自然到期已全部收回短期流动性,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先后均下降10个基点,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10个和5个基点,带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

  刘国强说,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中国的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够的储备。

  “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向中小银行倾斜。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MLF等货币政策工具,择机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继续推进LPR改革,引导整体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刘国强说。

  货币政策如何继续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刘国强说,要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分类引导各类银行对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采取多种方式补充资本,探索创新银行补充资本的工具,提升银行整体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部门应在保持不良贷款认定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阶段性地适度提高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容忍度,适当放宽小微企业贷款考核要求。”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

  董希淼建议,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应在考核中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好容错纠错和尽职免责等措施,努力创造“愿贷”“敢贷”的良好氛围,提高首贷率和续贷率,为各地复工复产、春耕备耕等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编辑:董淑云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为复工复产注入金融活水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