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老人总爱去银行排长队?并非只爱储蓄

来源:北京晚报  |  2020年01月20日 15:16
北京晚报 | 2020年01月20日 15:16
原标题:老人银行排长队并非只爱储蓄
正在加载

  每到纪念币、国债发行的日子,银行前总会排起长队。

  银行大厅已成老人社交新场所。

  为什么银行网点里总有那么多步履蹒跚、头发花白的老年客户?答案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因为老人爱储蓄”或者“老人不会用电子银行”那么简单。

  记者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出于活动脑筋、聚会社交、心理安慰等各种各样的目的来到银行大堂,顺便办理一些金融业务。如何满足这部分老年客户的需求,让网点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流程更加适老,对眼下正在向“智慧银行”转型的网点来说是一大考验。

  发挥余热型

  不少老年人

  替年轻人跑腿儿

  12月19日是庚子鼠年贺岁纪念币预约第一天。早上5点,外面还是漆黑一团,62岁的周女士已经吃完早点、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来到家附近的建行北京分行宣武支行门口排队了。“儿子想买一些纪念币送给领导和同事,他们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弄这个。咱们退休人员有的是时间,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替年轻人跑跑腿儿,还能体现咱的价值。”

  周女士说,猪年贺岁币和今年泰山币发行时,她都尝试学习使用手机预约,但是都没成功。“不服老不行啊,学得慢、忘得快。半夜12点正睡得迷迷糊糊的,手机上字又小,我输那个验证码总也输不对。而且上网约纪念币的人多,基本都秒光,咱老年人哪比得过年轻人的手速。相反,早上去银行门口排队预约的人看着多,其实比网上抢的人少多了。我听楼下一位每年都预约贺岁币的邻居大姐说,她和老伴每年都早早去银行排队,两人轮换着,基本每次都能约上。”周女士介绍,在建行排队约币的大部分是附近居民,六七十岁的老街坊尤其多。“冬天冷,大家见面少。有这么个机会,排队时正好聊聊天。”

  65岁的张先生最近则忙着去银行换新钞。“上个礼拜儿子给我银行卡里转了1万块钱,让我帮忙在春节前都换成新钱,他们聚会、串门时包红包用。可银行的人说柜台里现在也没那么多新钱。我就每次遛弯儿的时候带上银行卡,顺便去银行问问有没有。这不,已经去了两趟,银行说只有零散的,没有整把儿的。我已经给银行留了电话号码,等新钱一到他们就通知我。”

  不少刚退休的老人都替子女在银行网点里办过像预约兑换贺岁币、压岁钱换新钞、开具存款证明、缴纳交通罚款这类琐碎又耗时的业务。周女士表示,现在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自己腿脚尚灵便,头脑还不糊涂,希望能替年轻人分担一些压力。“老年人平时老待在家里,缺乏外界刺激。去银行办事可以活动脑筋、预防老年痴呆,每办成一件事,我也挺有成就感的。”周女士微笑着说。

  孤独寂寞型

  养老金到账日

  成老人社交日

  每月15日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到账日。每逢这一天,已经搬到角门居住的梁大爷都会坐40多分钟公交车来到邮储银行广安门支行,在领养老金的同时,跟老同事、老邻居见见面,拉拉家常。

  上午9点银行一开门,大厅中就涌入五十多位老人。大厅的座椅有限,一些60来岁的老人主动给80多岁的老人让座,不拄拐杖的给拄拐杖的让座,还有人倚坐在ATM机凸出的台子上。很快,梁大爷在人群中发现一位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兼老邻居,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哎哟,您也来啦!好几个月没见您吶!身体还好吧?儿子、孙女还好吧?”“他们今天带孩子去科技馆啦。您一会儿来家吃饺子吧。”“今天可不行。中午闺女和女婿回来,还得早点回去给他们做饭呢。改天再过去吧。”人群中,还有位大妈待了一会儿就把自己的号给了别人。原来她并不取款,只是去早市买菜路过银行时,看到队伍中有位老同事,便排进队伍跟老同事叙旧。

  银行大厅有空调、饮水机、带靠垫的爱心座椅,还有手机充电器、wifi、老花镜。有的老人干脆把早点带到银行,与朋友边吃边聊。银行楼上是开业不久的巴塔木邮乐园,有的老人将孙子孙女送上楼之后,便下来跟新朋旧友聊天小叙。

  “一天发三四百个号,几乎全是办养老金业务的。其实养老金哪天都能取,老人们就是习惯在这一天来银行碰面,人也越聚越多。”对老人们将银行当做社交场所的情形,大堂经理表示非常理解:“广安门一带是老居民区,也有许多老国企,现在这些老人搬家的搬家,退休的退休,都成了空巢老人,平时可能比较孤独。”

  精打细算型

  老本儿

  还是存银行最放心

  都说老年人要想健康长寿,离不开三老——老窝儿、老本儿和老伴儿。银行正是绝大多数老人安放“老本儿”的地方,储蓄理财是老人们来银行办得最多的业务。经历了前几年股市套牢、民间借贷爆雷、P2P跑路的老人们,今年重新把钱存回了银行。

  每年3月到11月的10日是储蓄国债发行的日子,也是老人们集中来银行的日子。“比来比去,还是储蓄国债性价比最高。”2017年因投资P2P赔了50万的谢大妈由衷感叹。“其实我还去那家P2P公司考察过,创始人团队挺靠谱的,谁知后来大环境不好,创始人把公司卖了。我们有些理财没到期,没法撤出来,否则不会损失这么多。”

  谢大妈退休前炒股小赚过几笔,但2008年以后就不再碰股市了。与很多老年人一样,她现在主要从银行买点分红型保险、储蓄国债等长期的投资产品。“我炒股的时候,经常看很多人排大队买国债,那时觉得他们太傻,有排队的工夫不如研究研究K线图。前几年互联网金融最火的时候,大家又看不上银行理财和国债了,都去买余额宝、P2P。我也跟着投了P2P。这两年P2P又不行了,银行理财利息也越来越低,买国债的人又排起大队。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谢大妈说,“现在银行理财利率上4%的很少,国债三年期4%,五年期4.27%,保本保息,而且急用钱的时候随时能取出来,比理财强,所以大家都抢国债。今年国债的发行期从10天延长到全月,要我说,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客户经理告诉我,上个月10号银行开门后半个小时基本就卖光了,抢上的基本都是我这个年纪的老年人。我会用网银,可以在家买。他们很多人不会用网银,要在银行门口排一宿呢。”

  记者观察

  银行服务

  如何才能更适老?

  为了适应老年客户的习惯,近年来,一些银行网点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也进行了以老年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区银行模式的探索。但是这些改造和探索终因成本原因,没能实现预期目标。

  网点改造方面,一些银行增设了许多适老化的“特殊配置”。包括“爱心服务通道”、加大号字体显示屏、移动填单台、老花镜、爱心专座、应急药箱、老年人专用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在为老年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安全保障、业务办理等方面提供便利。但这种无障碍改造受网点面积限制较大,不是所有网点都能实现。

  而2014年兴起、曾被寄予厚望的社区银行,今年也有很多家因为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不得不关门歇业。兴业银行普惠金融部网点运营处副处长纪焱表示,现在网点大概60%的客群主要是老年客群,社区支行成为养老金融的一个载体。未来要想办好社区银行,老年客群的整体服务上需投入更多的资源。比如结合老年大健康,包括周边生态圈的建设,给老年客群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银行不断降低成本收缩网点,更多靠智能设备、网上银行为市民服务。但面对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合并网点时还需谨慎决策,在老人集中的大型社区多保留和改造适老化网点。本报记者 张品秋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为啥老人总爱去银行排长队?并非只爱储蓄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