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超过10万次,她用一双手守护一河清水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每一天,她都会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在家附近的河边忙碌起来。只不过,目的不是干农活,而是捡垃圾。

从1996年到现在,她义务捡垃圾超过35吨,走了20多万公里,弯腰超过10 万次,仅塑料瓶就捡了30多万个。

她也数不清自己每天要捡几次垃圾,“反正有时间就去捡”,她笑着说。

曾有人嘲讽她是“捡破烂的”,喊她“垃圾奶奶”,也有人说她要么有精神疾病,要么就是穷疯了。

面对众多异样的目光,她丝毫没有动摇捡垃圾的想法,一捡就是24年。“只要环境好了,怎么说我都无所谓。”

她就是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河屯村村民贺玉凤。

信念,生发力量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延庆人,贺玉凤从小就在妫水河边长大,在她的儿时记忆里,妫水河清澈、明亮,河里游动着的鱼和虾都看得格外清楚。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庆旅游逐渐升温,妫水河成了延庆乃至北京市民休憩的好去处。人多了,河岸边垃圾也开始随处可见。

1996年的一天,正在妫水河沿岸遛弯的贺玉凤,无意中看见路边有不少垃圾,看着心疼的她忍不住弯腰捡起了那些垃圾。在此之后,只要是去河边遛弯,贺玉凤都会顺手捡捡垃圾。

但她发现,只要两天不去捡,地上和河里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于是,贺玉凤决定,每天都去捡拾垃圾,“不能让妫水河再被垃圾污染”。

此后的每一天,贺玉凤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河边捡垃圾,晚上再出去捡一次。后来变成只要有时间就去捡。捡垃圾,就这样成了贺玉凤生活的一部分。

一辆自行车,几个装化肥的蛇皮袋,成了贺玉凤的全部工具。多的时候,贺玉凤一天能捡200多个瓶子,装满四五个大袋子,还不算纸巾、快餐盒、竹签……

在当时,贺玉凤的举动并不为人所理解,“遭到的白眼、冷眼太多了”,贺玉凤说。

有一年夏天,几个人在河边吃烧烤喝酒,旁边丢满了垃圾。贺玉凤有心过去收拾收拾,却被其中一个喝醉酒的男子破口大骂:“你赶紧走!再不走我打死你!”贺玉凤觉得委屈极了,可垃圾还在那,她不敢走太远,只能等那些人走后,才默默过去收拾垃圾。

还有一次,在河边钓鱼的人随手把喝完的饮料瓶扔在一边,贺玉凤想上前捡起来,却又被吼道:“你给我小声点,我都钓不着鱼了,你还在这里瞎晃悠!”

对于贺玉凤来说,陌生人的非议,自己可以理解,家人的反对,才是最大的难题。

在贺玉凤的丈夫彭玉钟看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当时并不是太好,与其把时间放在捡垃圾上,为什么不拿这个时间去挣钱?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人们一说谁谁媳妇是捡破烂的,有时候在旁边议论你,你在旁边站着,脸皮就挂不住。”因为这事,夫妻俩没少闹矛盾,甚至一度要离婚。

贺玉凤的孩子们也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在市区上班的儿子有时跟贺玉凤抱怨:“您别捡垃圾了,我们出门,别人都说你是捡破烂的,我们很没面子”。儿子还提出,只要母亲不再捡垃圾,每个月多给她300元钱,然而贺玉凤却说:“别说你给我300了,就是给我3000,30000,这钱是能把河里的瓶子捡走,还是能把天变蓝、把环境变好?他们扔掉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美德呀!”

转机发生在一次危机事件之后。

一次,贺玉凤为了捡河里面的一个瓶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裤子全湿透了。回到家后,丈夫见她这样狼狈,又生气又心疼,“我说不让你捡,你非要捡,这下裤子全湿了吧,没淹着就算便宜你了。”

可看贺玉凤坚决至此,彭玉钟便不再反对了,“一个人都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份上了,咱再反对也没劲”。为了让贺玉凤捡垃圾更安全,他还动手给贺玉凤做了一个三四米长的“抄子”,退休后,甚至跟着贺玉凤一起捡起了垃圾。

坚持,且最引以为傲的事

越来越多的人被贺玉凤的良苦用心所打动。

儿子、儿媳相继加入了她的“环保阵营”,小孙子更是从4岁开始,就跟着奶奶一起捡垃圾。

2013年,贺玉凤又成立了夕阳传递公益组织,里面有退休职工,有在校学生,还有热心网友。他们身穿蓝色制服,行走在河边,在田野,在无数个没有清洁工的角落。

不仅如此,近年来,随着河长制的施行,妫水河的水质在多方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提升。2016年,贺玉凤的行为也引发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贺玉凤更从当初的“垃圾奶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环保奶奶”。

如今,贺玉凤组织的夕阳传递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每天都会义务捡拾垃圾,同时,还进城入村,走进学校社区,宣传延庆的好山好水和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

24年的坚持,只为守护一河清水。贺玉凤把一个微小的善举燃成了一场绿色行动,她“捡”起的不仅是美德,更是身边每一个人的环保意识。

而最让贺玉凤感到骄傲的,是在手机朋友圈里看到大家发的“延庆的蓝天”,“有时候看到都会流泪,我心想这里肯定有我的一份功劳”,贺玉凤笑着说。而这也更让她坚定了一个信念:“事儿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要做一个永远不下岗的‘环卫工人’!”(文/陈欣)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