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湿地】“和合”文化的主要内涵和当代价值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12月27日 11:50
央视网 | 2019年12月27日 11:5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和合论既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作为生存哲学,讲究天人感应、阴阳调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存状态,它是和谐的、伦理的、审美的。

  当代社会,有五大冲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无法避免的课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及不同文明间的挑战。除此之外,西方文化的挑战、现代化的挑战,也在呼唤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业化实践,来回答在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过程中,人和自然究竟应是何种关系的问题。

  立足当下中国,笔者认为我们应回到中华文化的传统资源和立场上,推崇多元与和谐的价值观,重视伦理与审美的实践论。这种“和合”资源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和合精神与和合价值,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与生存哲学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的创生观内涵是“阴阳和合”。作为万物生成方式的“合”是该字最为重要的用法,在古代各家的著述中几乎都有表述。 《周易·系辞传下》有言: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合”的价值论内涵是“和睦”,“合”也具有“和谐”“和睦”的意思,这一点与“和”的主要用法接近。“阴阳和合”或“天地和合”,大都用来表示异质因素结合而产生新事物,尤其是用来解释世界的产生过程。“合”的认识论内涵是“天人合一”,孟子提出的“天人合一”是古代哲人具有典型意义的认识论与宇宙观,表达了人容身于天地之中以达到体悟世界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庄子》中进一步发展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古人对大地结构的认识和称谓也是取自对人体的认识和扩充:人有经脉、血管,大地就有山脉、地脉、水脉,有地肺。道教早期的经典《太平经》也表达了类似观念:泉者,地之血;石者,地之骨;良土,地之肉也。自《诗经》时代起,美好、茂盛的湿地风光就成为古人歌咏的对象,“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展现出湿地生态的富足和景物之美。此外,先秦时期自然景物的美好,让人对原始的生态很是向往。桃之夭夭、我行其野、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以自然比兴,人与自然之和合。那个时代是干净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黄金时代。

  这种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使得千载以来,中国人都主张在山水中发现人的精神价值。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卑微形成鲜明的对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王昕 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同时发布于今日头条“理论小品”栏目)

编辑:刘亮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生态文明@湿地】“和合”文化的主要内涵和当代价值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