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捕”张学友到劳荣枝落网 人脸识别为何能认出早已容貌大改的“你”?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12月10日 12:36
央视网 | 2019年12月10日 12:3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演唱会安检、火车站进站、商场逛街……无论你是隐藏多年没于人海,还是外貌身材统统走样,多年未见的老友未必能认得出你,但人脸识别系统却能在人群中“一眼”锁定你。

  人脸识别技术究竟如何识人?为什么在很多人整容、减(增)肥、变黑(白)、衰老……外形大变后,这一技术依然有效?为什么很多人表情扭曲、有头发或胡须遮挡时也躲不过这双几乎无处不在的“眼睛”?

  11月28日,法医秦明笔下“人皮牢笼”案的真凶、影视剧《红蜘蛛》里的“美女蛇”原型、女杀人犯劳荣枝被捕。消息一出,瞬间成为最具热度的新闻事件之一。

  此前,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技术,警方发现一名在厦门市思明区蔡塘广场附近活动的女子,与公安部在逃人员库中,江西籍逃犯劳荣枝的信息高度相似。在掌握该可疑人员活动轨迹后,民警蹲点伏击,一举将其抓获。整容、改名、逃亡……身负七条人命,流窜多个城市,销声匿迹20年的劳荣枝,还是没能逃脱“电子法眼”的追踪。

  (劳荣枝被捕时商场监控,网上“捕捉到劳荣枝人脸信息的视频”说法系误传)

  安徽金寨火车站的进站人脸识别系统,也帮助警方抓获一名冒用他人身份乘火车多达63次的男子陈某。因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陈某便多次使用一张捡来的身份证购买火车票。在进站安检时,陈某被机器识别出身份证照片与人脸不符,未能通过,引起了车站民警的注意。目前陈某已被刑事拘留。

  轰动一时的“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潜逃期间进入了重庆江北机场T2航站楼。吴谢宇从3号门进入防爆安全检查区域等待安检期间,被监控设备4次抓拍,4次抓拍都关联出他被通缉时的照片。据报道,吴谢宇从露面到被抓,不过十几分钟。

  “逃犯克星”张学友,演唱会变“缉拿会”的背后,其实也是人脸识别在助力。他在苏州站巡演时,当地警方依托重点区域公共场所的智能设备和技术,将在安检处、监控处等处抓取到的图像信息与在逃人员数据进行比对,比对出可疑人员后,设备自动报警。最后抓获22名在逃人员。

  人脸识别,即利用人的生物特征实现个体区分。将监控与人脸识别技术整合,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后,识别系统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根据这张脸的各方面数据,如五官位置、比例等,与人像大数据中目标人脸的对应特征进行比对。从人群中“揪出”逃犯不再是依靠人力的“大海捞针”。

  但是,以劳荣枝为例,将她的近照和早前的通缉照做对比,有人发现她的面容其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据劳荣枝自己供述,潜逃期间她的确整过容,加上年龄、身材、妆容等其他干扰因素,普通人很难辨认出这是否为同一人。

  那么这一技术是如何将其识别成功的?如果是长相相似的双胞胎又该怎样分辨呢?

  任何识别都需要依赖两个核心要求:识别部位具有独特的特征;可识别部位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人脸上不够“独特”的部分,比如同卵双胞胎几乎一致的五官和人脸上不具备“稳定性”的部分,比如肤色、胡须,都属于识别中的干扰项,会被忽略掉。

  人脸识别系统关注的是,脸部在自然变化甚至是整容后都难以改变的特征,也是我们肉眼难以观察出的部分,比如颅骨的形状、瞳孔的距离、眼球的大小。若想这些数据也一同改变,则需要真正意义上彻底的“改头换面”。

  此外,随着监控和人脸识别机器越来越普及,想要捕捉到某个人表情正常、面部清晰、角度适合的图像也并非难事。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还没有达到极高的水平,比如“‘董明珠’闯红灯被路口大屏‘示众’”事件,就是监控将公交车身上格力广告中的董明珠的图像,当作了董明珠本人。

  如何防止“误判”和个人隐私泄露,是现如今公众对该技术最关注担忧的问题。(文/王若怡)

编辑:刘亮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从“神捕”张学友到劳荣枝落网 人脸识别为何能认出早已容貌大改的“你”?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