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乡村学校就地取材开课程 麦秸画让山里娃美起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2019年12月06日 16:36
中国新闻网 | 2019年12月06日 16:36
原标题:兰州乡村学校就地取材开课程 麦秸画让山里娃美起来
正在加载

兰州乡村学校就地取材开课程麦秸画让山里娃美起来

  金沟中心学校坐落于被誉为“百合之乡”的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及农村特产,挖掘本土文化元素,开设麦秸画课程。图为学生进行创作。 杜萍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6日电 (杜萍)剖、刮、推、烫、剪、绘、贴……昔日西北农村用来烧炕、做饭的麦秆,在兰州市西固区金沟乡金沟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朱明圆的手里,经过多道工序“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看着快完工的作品,她颇感自豪。

  金沟中心学校坐落于被誉为“百合之乡”的西固区金沟乡,始建于1946年,目前是一所中小学一体化的半寄宿制学校。

  2017年,金沟中心学校在创新校本课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担任校本课程教师的五年级语文老师王霞带着学生尝试布贴画、剪贴画。

  图为学生们用麦秸创作的《十二生肖》。 杜萍 摄

  王霞说,有次为了参加一个学生绘画手工展,她根据学校地处农村的特点,用麦秆指导学生创做了一幅画,竟然获奖了,随后学校便将麦秸画作为校本课程来发展,“因为我带的是五年级,所以就从他们‘下手’开始摸索创作”。

  “美术延伸到课程中,就是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开拓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王霞说,学生从最简单的花朵开始创作,再到动物、人物,是一个耐心的训练,这两年陆续创作的《十二生肖》,在参加西固区教育成果展时,“惊艳”了全场。

  “学习创作麦秸画不仅锻炼了我的手、脑,和耐心,而且让我很有成就感。”朱明圆说,第一次接触麦秸画便喜欢上了,虽然要从搜集、加工原材料开始,过程枯燥、艰辛,但每次放学回家看到房前屋后的麦草堆,便想着要去挑选材料,等这次的作品完成后,要挑战更有难度的动物。

  图为麦秸画《十二生肖》中的亥猪。 杜萍 摄

  “我第一眼看到《十二生肖》麦秸画时非常震撼。”今年从城区调到金沟中心学校的校长王旭虎介绍说,该校结合地域特色及农村特产,挖掘本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以“和”(百合)为魂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作为艺术类的主打课程,麦秸画塑造的内容以动物、植物、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为主,“在创作过程中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培养孩子们能像百合一样坚韧,圣洁”。

  据了解,从西固区教育局提倡开发校本课程时,该校就开始了摸索。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学校根据地域特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体系。现在主要设置了艺术审美类、体育健康类、道德语言类课程,所有的课程都将“和”文化糅了进去。

  图为学校老师编写的麦秸画校本课程教材。 杜萍 摄

  金沟中心学校副校长李广英说,农村孩子缺少自信心,同时,农村师资不足,尤其缺少美术、音乐等专业教师。现在学校根据老师的特长、潜力,由老师们自己编写教材,把校本课程开设了起来,让孩子们除了规定课程以外,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接触到更多的课程。“通过校本课程打开了孩子们那扇艺术之门。”

  赵子鹏今年升入五年级,看到教学楼楼道里挂出的麦秸画,毅然选择了这门课程,虽然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但他乐在其中,看着已具雏形的作品《坦克》,从画、到搜集材料、再到粘贴的过程充满了成就感,“以后我要把这个学习、创作坚持下去。”

  下一步,该学校将利用开垦的一块地,将其开发成新型劳动实践基地,种植百合,让学生感受从种到收的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劳动的真谛。(完)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兰州乡村学校就地取材开课程 麦秸画让山里娃美起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