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疾病引关注 家长应当好孩子的“第一医生”

来源:河北日报  |  2019年12月02日 10:05
河北日报 | 2019年12月02日 10:05
原标题:13岁花季女孩患抑郁症自杀引发社会关注,专家提醒——家长,当好治疗孩子心病的“第一医生”
正在加载

  □记者 马 利

  11月17日晚,石家庄市13岁女孩小美(化名)在家里留下了仅有3行字的遗书,随后吞下96粒晕车药和16粒头孢。据了解,今年9月初,小美升入初一后,开始不爱说话,总是闷闷不乐,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学两周之后,她曾提出想从重点班转到普通班,父亲没有同意。随后,小美状态越来越差,今年10月,经医生诊断,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经过十多天的抢救,目前小美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悲剧的发生,再次引发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多

  据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统计,从2014年11月到今年10月底的近5年,每年门诊接待的未成年人人次分别为613人、828人、886人、1573人、4626人。

  该院儿少精神科主任张旭静介绍,近年来,她接待的18岁以下患心理疾病的孩子逐年增多,目前科里有50名孩子住院,都是重度患者,最小的抑郁症患者是一个11岁小女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临床心理门诊患者中,18岁以下青少年患者约占四分之三,前来就诊的患者中,有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人数呈明显增长趋势,且低龄化问题严重。

  “经常有学生向我抱怨睡觉失眠、活着没意思。”省会一名中学心理教师坦言,很多学生平时看起来嘻嘻哈哈,可这往往是他们的“保护色”。和这些学生深聊,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强颜欢笑”“心事重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频繁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学到初中,学习科目增多,学习环境变化,这种“转轨”,容易引发学生不适应。

  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赵敏战认为,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的评价理念落后,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当下,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智力因素,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健全人格、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青少年在思想上的不成熟和情感上的脆弱,使得他们在与家长、老师、同学和异性朋友的交往中,以及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极易产生孤独、无助乃至绝望的情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幼东表示,如果在学习中得不到正向反馈,学习会使学生不断积累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最终反映到具体行动上,就是厌学,甚至是逃学。

  心病还需心药医

  “假如我初中退学,以后还有出路吗?”

  “现在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你初中都不上完,能有什么出路!”

  小美和父亲的这两句对话,让小美父亲追悔莫及,“当时小美应该是在向我求助,应该让她休学。”小美父亲已经看出当时孩子不想去上学,但是怕她落下课程,耽误学习,还是建议她回到学校。“家长自己认为对孩子好,不一定真的对他们好。”

  对此,赵敏战表示,在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教育,面向家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家长进行较为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同时还应广泛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主动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心理问题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要重视孩子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家长对孩子日常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是治疗青少年心病的一剂良药。”李幼东特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理性、阳光的生活态度,这就相当于为孩子脆弱的内心建立了一个“保护装置”。

  赵敏战提醒家长,青少年如有心情不好、不高兴的现象,家长应认真对待。“这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答疑解惑,切忌乱猜测、乱指责。”通过合理的沟通方式,设身处地地解答孩子的疑惑,可以及早消除不良情绪。相反,糟糕的言语交流只会激化矛盾,让孩子的情绪跌入低谷,让情绪问题转化为心理疾病。

编辑:王汝希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青少年心理疾病引关注 家长应当好孩子的“第一医生”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