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他温暖了500多名艾滋病在押人员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在今年6月的一场家属座谈会上,毛卓云露出了笑容,因为他在现场得到了妻子的肯定。

“我是在他做这份工作两年后,通过报纸上一张照片中的一个小小的背影认出了他,才知道他在干‘傻’事。”推了推眼镜,毛卓云妻子声音哽咽。

从设立艾滋病监区开始,看守所就为毛卓云准备了专业的防护服,然而,这样专业的防护服他一次也没有穿。“我要是穿得像个宇航员,他们连我的脸都看不见,心理的距离太遥远了。”

他管教的500多人到底有多特殊?第一次见面,竟要穿得像个宇航员。

在浙江省宁波市看守所里,有一个特殊的监区,毛卓云在这里坚守了12年,是全市公安系统中唯一一名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押人员专职监管民警。

既当监管者,又当灵魂“摆渡人”,他当之无愧地入围2019年度法治人物候选人名单。

他把办公桌搬进监区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军人出身的毛卓云,站着坐着都是腰杆笔挺,说起话来简单实在,而这句话就是他的人生格言。

2007年,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面对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很多人顾虑重重。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毛卓云主动站了出来:“给我半年时间,管得好,让我干;管不好,我主动退下来。”

那一年,他44岁。

但他低估了艾滋病在押人员的对抗情绪。“严重时,他们用脑袋撞门、撞防弹玻璃。有些人正处于发病期,对未来不抱一丝希望。”

刚开始时,毛卓云经常会一身冷汗地在半夜惊醒,看看手机有没有亮,直至确认监室没出事,才放心地躺回去睡觉。

“我不敢进去,但又不得不去做工作,于是我想到了写信。我把信贴在玻璃上让他们自己看,内容很简单,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写给里面的人看。”毛卓云用心写下一字一句,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贴在监室的门板上,劝导在押人员遵守行为规范,为了自己和家人好好治疗。

渐渐地,毛卓云走进了在押人员的心里,“他们也会主动跟我聊天了,说他们的过去、家庭”。

2018年,毛卓云在毫无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将办公室搬到了监室里。一样的高墙,一样的铁窗,没有空调,也没有特殊待遇,毛卓云用这种“感同身受”的方式去了解他们,有时候和在押人员一谈就是一上午,一坐就是一整天。

曾经的在押人员曾写信劝他:“你年纪也大了,要注意身体,该马虎的就马虎下,还有两三年就退休了,不要太执着了。”

“老实说,没有思想斗争,那是不可能的。可风险再大,也总得有人干。”毛卓云渐渐地成了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

一个拥抱,温暖了冰封的内心

2013年9月,29岁的王强(化名)进了看守所。他已感染艾滋病2年。王强人高马大,脾气暴躁,因为吸毒后产生幻觉,不仅打伤了前女友,还捅伤了民警。案子开庭时,王强家里没人来,唯一在场的前女友指证了他的罪行。最后,他被判了7年6个月。

在看守所里,他的情绪极不稳定,时不时攻击医生和管教民警。 

“我就隔着铁门握着他的手,发觉他的手很凉,脸很惨白。”为了让他发泄掉多余精力,毛卓云叫他每天做俯卧撑。一次,王强再次失控时,毛卓云上前一把抱住了他,一边用手轻轻安抚,一边轻声安慰。

一个拥抱,看似很普通的动作,把王强的心渐渐融化。此后,他再也不闹腾了。有时候觉得心里不痛快,王强就坐着喊“毛领导、毛领导”,要毛卓云来和他说话。案件判决后,在被送往监狱前,王强给毛卓云深深地鞠了个躬,流下了眼泪。

聊聊天、拍拍肩、握握手,或者一个拥抱,对在押人员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尊重和安慰。

“这些曾经或目前仍在羁押的人员,都郑重地向我表示过,要告别过去、好好做人。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用真心、真情管理教育艾滋病在押人员,帮助他们走出迷途,毛卓云说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