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减负”政策成热点,体育为何反而“加码”

来源:钱江晚报  |  2019年11月18日 18:59
钱江晚报 | 2019年11月18日 18:59
原标题:新一轮“减负”政策成热点,体育为何反而“加码”
正在加载

  钱江晚报讯 11月10日上午10时,随着甲组男子10000米最后一名运动员落脚终点线,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赛所有比赛项目如期完成。最近,浙江各高校的田径场,迎来了最热闹的时节,除了本届大运会,学生体测也正在进行中。

  与此同时,近日,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又上热点。浙江、重庆等地出台新一轮政策,采取多种手段为中小学生减负。值得关注的是,一系列“减负”中,体育却在不断“加码”。

  在教育部看来,体育非但不是减负的对象,而是“减负”的利器,体育在校园中的分量不仅不能减,还要增加。

  事实上,近年来,无论从官方的政策,还是基层的实践来看,此前长期被当成“副科”对待的体育,在学校的地位正悄然发生变化。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国家、浙江省也分别出台了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文件。

  政策的引导、基层的实施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让体育教育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了迅速提升。

  体育课程改革方面生机蓬勃。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浙江省高校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将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体操等纳入学校体育重点教学内容,还继续深入开展高校体育课程俱乐部制改革,涌现出了一批工作有亮点、活动有特色的典型。

  比如浙江大学的马拉松、攀岩等项目;浙江海洋大学的海岛野外生存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的群体项目;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改革;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体能”为核心的体育精品课程等。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增量又增质”。目前,浙江省建有9个项目的18支高水平运动队及75个高校体育特色项目,吸引和培养了包括孙扬、谢震业、任梦茜等在内的一批知名优秀运动员。同时,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改革得到大力推进,已有高校体育俱乐部(社团)2000多个。

  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布制度全面实施。全省每年对100余所高校本科大三(专科大二)学生约20000人进行现场抽测,连续第九年向社会公布全省高校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排名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从2016年起,在国家对各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场抽测中,浙江省的优秀率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一。

  此外,高校竞赛体系建设得到大力推进。

  其中,2017年浙江省承办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并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2019年,在全国比赛中,浙江省高校取得了优异成绩,有30余所院校18个项目参加了田径、乒乓球、网球、跆拳道、游泳、武术、篮球、健身操舞、定向等全国大学生比赛和国际赛事,获得各类奖牌200余枚。

  最后,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开展有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是提升学校体育竞技、教学、训练水平的重要理论支撑。每年,浙江省都组织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和省高教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体育专项课题申报与研究,助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编辑:孙洁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新一轮“减负”政策成热点,体育为何反而“加码”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