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赚上千元?“95后”辞职入圈炒鞋被骗上百万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11月12日 12:03
央视网 | 2019年11月12日 12:0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最近一年,“炒鞋”很疯狂,一双千元的限量款运动鞋,短时间内被炒到两三万元,吸引很多年轻人涌入“鞋圈”炒鞋。有人看准了年轻人想挣快钱,想挣大钱的迫切心理设下圈套,江苏的小秦就落入了“炒鞋”陷阱。

27岁的小秦是南京溧水人,原本有着稳定的工作。跟很多炒鞋的年轻人一样,他也是从喜爱球鞋走到了专职炒鞋的这条路上。

小秦:在网络上动动手指,说说话,比父母还赚得多,一天赚几千块,比我上班来钱快多了。

慢慢的,辞去工作专心炒鞋的小秦在自己的鞋圈里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有供货的上家,还有找他拿货的下家。这其中就有一位外号叫“殷十亿”的22岁的年轻人。

小秦:他就是开豪车,全是豪车,劳斯莱斯、大G、兰博基尼。什么好车他都有,他穿的鞋子,我不知道真假,一双鞋子都十几万,一个手表六十几万,一个高桥吾郎,项链一套应该百八十万。

殷某在小秦手里买东西,好几十万都是微信直接转账,一来二往,小秦和殷某熟悉起来。殷某跟小秦说,炒鞋只是他生意的一小部分,并承诺他有路子可以买到期鞋。小秦对殷某的实力也深信不疑,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前后转款一百多万元,在殷某处订购期鞋,殷某承诺三个月鞋子就能到手。

“炒鞋”遭遇诈骗 百万鞋款血本无归

今年的七八月份,到了要收鞋的日子,殷某的鞋子却迟迟不能出货。鞋子拿不到,钱也要不回来,这时小秦才预感到自己可能被骗。就在这之后不久,江苏镇江警方接到了几名年轻人的报案,说一名姓殷的男子明知无充足货源,还是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虚构经营能力,让顾客全款购买“期鞋”,实施诈骗。而这名殷姓男子就是之前小秦认识的“殷十亿”。记者从镇江警方得到的消息,目前受骗人数达到四十多人,涉案的金额六百多万元。

警方从受害人处得知,殷某平时不仅开豪车,穿戴奢侈,还经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炫富视频。而实际上,22岁的犯罪嫌疑人殷某只有初中文化,据殷某交代,他开的豪车都是租来的,炫出自己十亿存款而得来“殷十亿”外号的存折是自己伪造的。因为担心对方会怀疑照片可能会是p图出来的,殷某还想尽各种办法来做视频炫富。转账金额每天都有好几十万的进出。

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城区派出所民警 魏彪:你还做了虚假转账的截图?

殷某:那是淘宝上面买的。

警方:你做这个干嘛?

殷某:我做就是为了好玩,炫耀的意思吧。

近年来,运动品牌摇号限量出售球鞋的营销方式,不断刺激着“炒鞋”市场,很多年轻人卷入其中。如今,炒鞋已具备期货与股票性质,但由于此类交易多数都是建立在私人信任之上,具有极大风险。

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城区派出所民警 魏彪:比如说,今天3月份我在殷某处的订的鞋子,那个鞋子他发布的价格是2000元,但是到了6月份,3个月到期的时候,市场价是一万元,当时因为我们约定好,殷某他没有鞋子供,他就是按市场价格一万元打九折,就9000块钱赔付给我,等于是这一双鞋子,殷某就亏了等于是7000元。

炒鞋往往是预定一整套,按照鞋码有十几双,单一套鞋,殷某就亏十多万元。

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城区派出所民警 魏彪:客服就提醒过他,他4月份时亏空大概是300多万,但是他们自己聊天的时候说不要怕,只要还有后面的客源来,暂时我都有能力赔付,只要还有人在我这订鞋子。他们就相信源源不断的有人在他这订鞋子,他自己都抱着幻想。

殷某拆了西墙补东墙,窟窿越来越大。

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城区派出所民警 魏彪:据我们调查,他本金只有3到5万元,但是他从做鞋后期的炒作全是靠他客户的钱,他这个钱全部赔给客户,到后面雪球越滚越大,到最后吸引客户的能力交的鞋款,远远不够他支付前期客户的赔偿款或者鞋价。

目前,犯罪嫌疑人殷某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

交易没保障 因“炒鞋”被骗不是个案

殷某因涉嫌诈骗落入法网。民警调查发现,从今年3月份到8月份之间,殷某累计诈骗全国各地40多名受害人,基本都是“95后”。小秦也告诉记者,在炒鞋的圈子里,大多数都是95后、00后。而像他们这样被骗上当的年轻人,现在大有人在,可以说每天都会有人在被骗之中,很多都是瞒着家人。

镇江警方表示,期鞋的本质就是期货,赌涨赌跌,买卖双方在进行一场心理博弈。由于交易建立在私人信任关系之上,没有保障,“期鞋容易出事”已成鞋圈默认的事情,许多人在卖家无力赔偿之后都选择自认倒霉。犯罪嫌疑人殷某,没有供货能力却在网上大肆宣传,最终造成损失巨大,且没有能力赔偿,在明知没有钱赔付的情况下,继续发布期鞋信息吸引买家,行为已涉嫌诈骗。

法律专家 岳屾山:一般来讲说三万到一万就够追究刑事责任了,这也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诈骗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那有可能处的就是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那如果说达到50万元以上的话,那就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了。

目前,小秦开了一家洗鞋店,远离了炒鞋圈。

警惕“炒鞋”热背后的诈骗陷阱

鞋子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骗的。一些炒鞋卖家为攫取不当利益、包装自身形象、误导买家上钩,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套路,践踏法律与道德的底线,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威胁系统性金融安全。

治理炒鞋乱象,必须标本兼治,协同共治。监管部门要依法运用法律赋予的市场准入、行政指导、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等法定权力,消除炒鞋市场的监管漏洞,加强事先与事中监管,铸造监管合力,清除炒鞋潜规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构成犯罪的炒鞋行为,要稳准狠地依法严惩。只有如此,才能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利,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慧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动动手指赚上千元?“95后”辞职入圈炒鞋被骗上百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