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第一书记赵冰:塔山村的三句话让我终身难忘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2019-10-28 第1112期 A-A+

央视网消息(记者 任佳):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逐渐褪去了“叛逆、个性、自我”的标签,作为“富有朝气,勇于担当的一代”的新时代主力军,在基层脱贫攻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他们敢于挑大梁,担重任,扎身农村,不畏艰苦,履职尽责,带领村民脱贫困奔小康。1990年出生的赵冰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1

赵冰在塔山村(受访者供图)

2016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选派该校教师赵冰到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任第一书记。塔山村是岑巩县的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有200户754人,占全村人口的34.9%。

“你们要对得起这几个字啊!”

赵冰虽然出生于河南的一个农村,但从学前班开始就到了城郊的一所小学,直至研究生毕业留校,轨迹一直都在相对单纯、简单的校园里,对于农村生活的印记和社会阅历少之又少,基层工作经验为零。

驻村之前,赵冰内心很纠结,不是怕吃苦,是怕自己这个基层“小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但他身上有股子闯劲儿,“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那里有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不只是物质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份思念。更何况扶贫这项工作,能够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觉得我有理由、更有责任去守护、去改善农村这块土地。”

初到塔山村,村里的情况比赵冰事先预想的还要差,整个村子都建在山沟沟里面,村里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村小只有一二年级……他立即组织驻村工作组组员和村两委同志走家入户、调查了解村情、民情。

走访中,赵冰遇到一位老乡,他指着赵冰包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说:“你们要对得起这几个字啊!”这句话,字字铿锵,赵冰说他一辈子都忘不掉。

“既然选择了驻村,就要对得起这个选择。”三年时间,赵冰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走访了516户家庭,帮扶了200个贫困对象,记录了千余份表格,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忙碌的工作让他顾不上回家,父母生病住院、动手术,甚至是外公外婆相继离世,他都没能陪在身边。 

1

 赵冰在村民家走访(受访者供图)

1000多个日日夜夜,赵冰与驻村队员、村组干部及塔山村的父老乡亲同吃同住、同甘共苦、鏖战贫困。他用科技为农业赋能,在塔山村打造“智慧养猪”项目,带动九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实现增收;他为塔山村累计争取定点帮扶资金260余万元,实施特殊困难群众住房保障86户,改造了1000余平方米的组织阵地,新建和硬化道路10余公里;他把“特惠贷”、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产业补贴等一项又一项好政策,精准地落到了一户又一户贫困户……

“这就是党在我身上的生命啊!”

党建引领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过去村里的党建比较薄弱,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赵冰到村里后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驻村伊始,他便与村支书一起,冒雨走访了支部党员,把党章党徽送到每个党员手上,要求党员要加强党性锻炼,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和组织生活。

老党员詹学玉年事已高,眼睛失明,耳背也很严重,但当赵冰把党徽戴到他胸前时,老人家脱口而出:“这就是党在我身上的生命啊!”短短一句话,给赵冰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也更坚定了他要把塔山支部建好的决心。 

1

 塔山村发展养殖产业(受访者供图)

经过思考与摸索,赵冰逐步推行“党支部+”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支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能人”等,实现党支部与企业、合作社、能人的引领与合作,培育了“金种子”致富带头人,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养殖产业,在村里形成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党支部+‘三变’改革”,推动塔山村与周边5个村联合组建片区“联合党委”,走出了一条“强村带弱村、党员带群众、能人带贫困户”的道路。同时,塔山村党支部指导合作社按1:1:8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10%用作发展村集体经济,10%作为合作社发展基金,80%用于贫困户的分红。这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爸爸你好久转来?(什么时候回来)”

琪琪,是赵冰在塔山村的帮扶对象。因为家里困难,她曾几度辍学。扶贫先扶智,教育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教师,赵冰深知这点。为鼓励琪琪重新回到学校,他几次去琪琪家走访,了解情况,自己出慰问金以解燃眉之急。重返学校的琪琪学习很认真,与同学相处融洽,脸上多了许多笑容。 

1

 赵冰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赵冰还向学校成功申请到10万元助学金,每年能够帮助20余名困难高中、大学生完成学业。他说:“不要吝啬自己的任何努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时候不止留有余香,还能收获更多,不是物质的,而是直击人心的一些东西。”

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见面时间少之又少。自驻村以来,赵冰积极走访慰问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并多次到塔山小学调研。在了解到小学缺少图书时,开展图书捐赠活动,收集到800余册图书捐赠到塔山小学“图书室”。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赵冰在塔山小学搭建临时亲情聊天室,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得以视频聊天。其中一位小姑娘在聊天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很委屈地问了一句:“爸爸你好久转来?(什么时候回来)”视频对面的父亲沉默了。看到这一幕,赵冰心里五味杂陈。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最终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赵冰与电子科技大学支教队联系协调,利用暑假来到塔山村进行支教活动,为塔山小学的学生们带来知识和新鲜的教学方式,深受塔山小学同学们的喜爱。

2018年3月,赵冰驻村两年期满。但这个时候,塔山村还没有彻底脱贫。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拉着他的手说:“赵书记,留下来吧,塔山需要你!”赵冰也割舍不下这群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延期,继续留在塔山奋战,同时庄严的许下誓言:“塔山不脱贫,我就不离岗!”

1

赵冰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受访者供图)

如今,塔山村村容村貌、生产生活、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相互帮扶,脱贫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兢兢业业的驻村工作,也为赵冰带来了荣誉和肯定。

村支书杨宗明说:“赵书记晒得这么黑,已经快成我们村里人了哟!”而赵冰早已在心里把自己当作是塔山人,他要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新时代青年的社会担当。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