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不止有“钙” 强健骨骼需重视三要素

来源:天津日报  |  2019年10月22日 11:28
天津日报 | 2019年10月22日 11:28
原标题:防治骨质疏松不止有“钙” 女性绝经后男性60岁以后应当每年检测骨密度
正在加载

  本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天津市多家医院举行了义诊和讲座活动,以提高市民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据了解,截至2019年,全球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数量超过2亿,平均每3秒便会有一起因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案例,而髋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的中国首个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为6.0%,女性为32.1%,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其中男性为10.7%,女性为51.6%。与高发病率形成对比的是,居民对骨质疏松症认知普遍不足,骨密度检测率亟待提高。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50岁以上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仅为7.0%,接受过骨密度检测的比例为3.7%。

  专家表示,医院骨科收治的许多病人都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他们中有的仅受到轻微外伤或日常生活中并无外伤就发生骨折,有的甚至一个月内出现三四次骨折,还有些病人只是咳嗽了一下,就导致胸椎压缩性骨折,而这些病人多数都是骨折后才了解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专家指出,只要人的寿命足够长,随着骨量的流失,骨质疏松是一个几乎必然发生的疾病,但并不是不可治疗的疾病。相反治疗在任何阶段都可以开始,及早进行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骨折发生的危险,缓解骨痛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专家建议女性绝经后或男性60岁以后,高危人群则应提前到40岁,就应当每年去医院检测骨密度,及时发现骨质疏松或快速的骨质丢失,以便提前进行治疗。中老年人一旦反复腰背疼痛、出现驼背症状都要及时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查。

  强健骨骼需重视三要素

  晒太阳平衡饮食适当运动

  天津医院骨内科主任晁爱军说,维生素D、钙和运动是人体骨量积累必备的三要素,如果儿童和青少年期三要素充足,就能获得充足的骨骼准备,满足年老后骨量消耗需求,有效避免和延迟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果到了中老年期仍能做到勤晒太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则有望延迟提取存储骨量或减少骨量损耗。

  “维生素D具有促进人体钙吸收的作用。人体只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才能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因此人们将维生素D称作阳光维生素。随着生活方式、购物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室内时间大大多于室外活动时间,这也催生了常年不晒太阳,昼伏夜出的‘宅生活’。宅男宅女们很少见阳光,极易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30岁后的骨量峰值。”晁爱军说。他建议正常人每天至少接受日晒20分钟,日晒时不可包裹过严,只要注意不在烈日下曝晒即可。此外,皮肤生成维生素D会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老年人生成维生素D的能力比年轻人低四倍。因此建议老年人补钙时尽量服用含维生素D3的钙剂。研究发现,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还可使跌倒和骨折的风险降低约20%。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合理膳食是摄入足够钙质最安全经济实惠的途径。牛奶及其奶制品、虾皮和豆制品是老年人较好的补钙食品,这些食品中不仅钙含量较高人体易吸收,还含有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抵御骨质疏松。如果钙充足但缺少蛋白质的黏附,即使骨密度正常,骨骼的强度也会下降从而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易导致骨折。此外,钙不是多多益善,中老年人及骨质疏松症患者额外补充钙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而骨质疏松症患者单纯吃钙片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必须服用促进钙吸收、抑制骨钙流失或促进骨形成的其他药物。

  “运动方面,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肌肉强壮的同时骨骼也更强壮,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也在下降。不仅如此,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但运动预防骨质疏松强调运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原则上是每天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晁爱军说。对于老年人来说,下蹲、太极和慢骑自行车都是适合老年人的强骨运动,其中下蹲是美国运动协会专家公认最有效的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的好方法。骨质疏松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

  见微知著发现骨质疏松

  50岁后四个常见征象别忽略

  晁爱军说,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有几个常见征象,提示人们一旦出现这些表现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第一个征象就是50岁以后出现的骨折,特别是在轻微暴力情况下就出现骨折,比如平地跌倒导致骨折或轻微碰撞就产生骨折。第二个征象是有骨质疏松骨折的家族史,特别是妈妈出现过髋部或脊椎骨折后,女儿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增加。第三个征象是出现驼背表现,这往往意味着发生了自发性的脊柱骨折,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外伤史,X光片才会发现。第四个征象是身高的缩短,目前认为如果身高较最高时下降3cm或以上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很大。

  晁爱军说,从专业的角度上看,除了家族史,另外三个征象往往意味着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骨质疏松。除以上征象外,还有一些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利用,比如针对亚洲人的OSTA指数就属于比较简单的筛查工具,它的方法是用体重减去年龄再乘以0.2,如果结果低于-4就意味着患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比如一个女性80岁,体重50千克,OSTA=(50-80)×0.2=-6,小于-4,最好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这个方法简单,但精确度相对较差,还有一个骨质疏松自检工具叫IOF一分钟问卷,一共包含了19个问题,其中15个问题不分性别,另外还有三个问题是针对女性的,一个问题是专门针对男性的,这19个问题中只要有一个回答是“有”,就意味着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相对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三级预防实现老来不骨折

  晁爱军说,尽管骨质疏松发病率极高,已经与高血压相当,但医学上,骨质疏松仍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分三级。

  一级预防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无病防病。从儿童时期开始保证合理的膳食是非常重要的。骨量是单位体积内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的含量,人体骨量从出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积累,到30岁左右达到骨量最高峰,之后进入维持和消耗期。要争取达到较高的峰值骨量,那么就需要从小多吃含钙、磷高的食物,尤其是牛奶、奶制品、豆类、鸡蛋、绿色蔬菜、海带、鱼等。应注意多晒太阳,少喝浓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要加强体育锻炼,最有效的强骨运动是跑步、爬楼梯、跳跃或快步走等负重活动以及举重等肌肉强化运动。

  二级预防即有病早治。人到中年,尤其是妇女,闭经后骨量丢失由原来的年丢失0.3%至0.5%加快为3%至5%,这时应经常监测骨密度,同时积极治疗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甲亢、甲旁亢、肾小球性酸中毒、慢性肝病等。目前,双能X线吸收法测骨密度被称作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中国骨质疏松协会2011年指南中还建议在以下选项中有一项符合就需要做骨密度检测。父母中任何一方曾诊断为骨质疏松或曾有轻微撞击或跌倒后骨折;曾受轻微撞击或跌倒后骨折;曾服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身高变矮大于3厘米(大于1英寸);经常饮用大于安全剂量的酒精;每天吸烟量大于20支;经常腹泻;45岁前绝经;曾停经12个月以上;男性有心烦、性欲减低等雄激素降低表现。

  三级预防为康复治疗,防止骨折。一旦确诊患了骨质疏松症必须积极治疗,治疗不是简单的补钙,除需要采用一、二级预防中的方案外,还要采用促进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并加强防摔、防颠、防滑的措施。

编辑:阚纯裕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防治骨质疏松不止有“钙” 强健骨骼需重视三要素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