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17日电 题:那些“旧身份”和“新角色”——浙江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
秋日的缕缕桂香在空气中弥漫,满目绿色沿着河堤铺展,婉转的鸟鸣时而传到耳畔……杭州胜利河边,在众多畅享美好秋色的市民中,84岁的汪孙聚是其中普通的一位,而同时,他还兼任着另一个角色——民间河长。
自1989年住到德胜社区,汪孙聚见证着周边环境的点滴变迁。“我记得刚搬过来的时候,别说这么整洁的河堤了,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小作坊的生产污水都直接往河里排。”
尽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速,“优等生”浙江也曾一度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作为河湖密布的水乡,2013年开始,一场“五水共治”攻坚战在浙江全面开展,像汪孙聚这样来自各行各业的数万名民间河长,成为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的有力补充。
为了便于将每天沿河巡查发现的情况上报社区,耄耋之年的汪孙聚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数年巡河的记录浓缩在厚厚几本打印齐整的《巡河日记》中,记者粗略翻阅,发现所记内容日益简短。
“随着环境不断变好,大家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我发现的问题少了当然记的也少啦!”汪孙聚笑着说,“通过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身边的人,这不仅是我当民间河长的初衷,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去达到的‘小目标’。”
吃完晚饭,平湖市乍浦镇长丰社区居民孙其林便身穿黄马甲志愿服、头戴安全帽,准备到附近的工业园区“上岗”了——与白天在企业上班不同,晚上的工作主要靠鼻子。
在这个化工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630亿元的园区,早年间居民对废气污染没少投诉。去年7月开始,当地环保部门组织了一支由附近居民组成的“民间闻臭师”队伍,他们依靠嗅觉并结合挥发性有机物便携式检测仪,以每月至少一次的频率随机巡查园区内企业的废气污染源。
谈起“民间闻臭师”和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浙江佳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奇感慨不已。“丙烯酸是我们企业产品的主要原料,它的嗅阈值很低,企业一度因部分生产环节环保没有做到位而被停产整治8个月。”
痛定思痛,为了尽快恢复生产,佳润在原有废气收集、处置设备的基础上,又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改造提升,而企业的产值从2016年的6800余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近2亿元。
如今,当蒋奇再次见到上门检查的孙其林,心里早已从“又烦又怕”变得坦然自如。“越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就越应该把环保做好,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从长期来看,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北安吉县余村的村口,这句话被书写在一块大石上,在青山逶迤、竹海连绵的背景映衬下,10个红色大字尤为醒目。
2003年以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正在广袤的浙江农村持续迸发出活力。以日渐改善的农村人居环境为基础,从破坏生态“卖石头”到共建共享“卖风景”的转变不断上演,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正越走越宽。
天台县后岸村村民陈中萍家门口的石板是这个小山村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20世纪90年代,我们家和其他村民一样从事石矿开采,虽然收入高了,但环境和健康付出的代价也大。”2011年,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文云的倡导下,作为党员的陈中萍带头关停石矿,开起了农家乐。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后岸村82家农家乐游客盈门。陈文云说,得益于新开发的“夜后岸”旅游项目,今年国庆期间村民的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收入上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大家更坚信当初做了正确的抉择。
浙江省生态环境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9月,浙江省103个流域考核断面中,Ⅰ至Ⅲ类水占95.1%,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86.9%,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9微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浙江将立足生态省优势,用更高标准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新格局,真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