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星 退休不褪色 助力荒漠变绿洲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10月10日 15:51
央视网 | 2019年10月10日 15:5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一位退休干部,没有选择舒适的生活颐养天年,却跑到没有任何人认识的贫困地区,十年来垦荒扶贫,硬是把一片片沙漠戈壁变成了绿洲,把一个个沙丘变成了金果园,让一个国家级贫困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天的“攻坚之星”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致富带头人。

  一大早,老李就带领着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希村的维族群众来到了村里的枣园,今天他们要给全村的挂果枣树浇水。

  和田地区策勒县“致富带头人” 李鹏:还有三个月,这地里再不(能)进水了。如果再要进水,对枣的损失就很大。

  看着昆仑山的雪水流进了挂满红枣的果园,丰收在即。谁能想到,这块占地2400多亩的果园,十年前却是整片的沙漠和几十米高的沙丘。十年前,刚刚退休不久的老李不顾椎间盘突出,拄着拐杖从近两千公里的新疆北疆跑到南疆的和田策勒县阿日希村,当地百姓都不知道他是一位在两个地区担任过行署副专员的退休干部。

  和田地区策勒县“致富带头人”  李鹏:当时我自己思想上有这么一个原则:一去两不去。凡是我任过职的地方不去,凡是我的同事和部下任主要领导的地方我也不去。一去,就是想去艰苦的地方,需要改变它的面貌,这种地方我选择。刚好和田策勒是我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又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所以我最后就选择到这个地方来。

  阿日希村是新疆和田地区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自然条件极其恶劣,200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2100多元。就是在这间红柳和沙土垒成的房子里,老李开始了他人生新的起步。因为长期分管农业,他根据这里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决定以发展林果业为突破口,亲力亲为,自己在荒漠上率先干起来。

  和田地区策勒县“致富带头人”  李鹏:这是我们策勒县最大的三号风口,风沙特别大。如果不首先考虑防风林带,这后边再开荒种植红枣是不可能的。

  改变荒漠,开荒种树,引水灌溉,买种苗,雇零工,哪一步都需要钱,可钱从哪里来呢?

  和田地区策勒县“致富带头人”  李鹏:卖房子,卖了一百五十万。我们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唯一的(收入)全部都搭到这里头来。这还是不够,就向朋友们借钱。大概我先后借了有四五百万。

  就这样,老李开始了改变荒漠的行动。当地不少赋闲在家的维族群众也加入到了开荒种地、挖渠引水的队伍。谁家遇到困难,他就拿出自己的钱,无私地帮助谁,成了这些维族群众的亲人。

  策勒县阿日希村村民托合提·于尼斯:他这个人很好。我记得有一年还给了我们家煤炭和柴火,现在给草,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我们现在有工作了。

  三年过后,一片片防风固沙林成林了,沙地的土壤条件也改善了。老李决定,可以连片种植耐寒,又不太需要精细管理的枣树了。

  记者:在果园里头上班一天可以挣多少钱?

  阿日希村村民 阿卜杜拉 :100块钱。

  记者:然后这些草再拉回去喂羊,你现在一年的话你能挣多少钱?

  阿日希村村民 阿卜杜拉 :三万多。

  在老李的办公室里,墙壁上贴满了他自己的心得,朴实无华,但体现了他这十年来艰辛的心路历程。

  和田地区策勒县“致富带头人”  李鹏:当时也把这个和田的自然环境描述了一下,也把我个人的这种意志,这种在沙漠里面不动摇的思想也表达了一下,而且我选择这条道路没有任何后悔。

  老李带领阿日希村群众改变荒漠的行动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当地政府为他们提供贴息贷款、退耕还林支持,还帮助他们修路、建设工厂,让全村人都参与红枣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十年过去,阿日希村变了,村边绿树环绕,果园里红枣飘香,村民们都住进了有水、有电、有院子的新房,2018年全村百姓人均收入达到9300元,一举摘掉了国家级贫困村的帽子。

  策勒县阿日希村村民 托克提肉孜·艾力:(政府)一年给了我们三四万。我要感谢习主席、党和政府,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老李说,他爱新疆,爱这里的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帮助这里的群众,让他们都能脱贫致富,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和田地区策勒县“致富带头人”  李鹏:也有好多人问我,一个人能活几个十年?退休以后又有几个十年?你准备干到什么时候啊?我实在不好用时间来具体回答。答:我要和他们在一起,干到最后一天。

编辑:高士佳 责任编辑:刘慧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攻坚之星 退休不褪色 助力荒漠变绿洲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